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月仙新组的喜登社在排练一出新戏,内容新角色齐,所以亲自登门要求六月十五在天乐戏馆演出《红拂传》。月仙答应了邀请,决定在天乐戏馆演出四场。

    洪晟也不含糊,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大肆宣传了一番。观众买票非常踊跃,天乐戏馆两天的戏票抢购一空。开演之日,戏馆内满坑满谷,观者达千余人,有汹涌如潮之势,洪晟乐得蹦脚,激动地对后台扮戏的月仙笑道:“如此盛况,咱天乐戏馆还是头一遭呢。”演出之际,喧噪之声不绝于耳,只要是月仙的唱段,观者的喝彩就轰起来,一些爱慕者如商贾姨太太、少妇、妙龄少女更是为之疯狂,什么项链、戒指、手镯啊,什么银饰、银圆啦,扔得满台都是。月仙和伙伴从容演完,震撼全场,出现了“自树一帜”、“津门第一好戏”的赞誉。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浮世欢 第三回(2)

    这出新戏演得十分成功,喜登社算是一炮打响了。由于观众反映强烈,决定再加演四场,戏票也是一抢而光。洪老板见此情景,喜上眉梢。八场戏演完,《红拂传》一剧的收入,除抵消新置的行头外,共获逾五千块大洋。全班人都乐了,更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月骞鼓动道:“咱喜登社算是打响了,我看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大家铆上劲儿一齐奔向好前景吧!”接着,兀自咧着嘴皮“嘿嘿”笑将起来。

    借着“东风”,月仙和喜登社辗转于天津各戏院、戏馆、堂会。每一次演出,观众无不趋之若鹜。天津大街小巷、报纸刊物都以夏月仙和他的戏作为谈资,可谓家喻户晓。这样子,月仙带着喜登社在天津这个大码头,风风光光地又演了差不多半年,红透了津门,红得发紫。

    近半年下来,月仙各人不觉有些疲倦了。本来演到两个月的时候,月仙想见好就收返回京城,可师哥见戏院上座率高、观众捧场,就又冒着风险演了三个来月。恰在这个时候,上海的天桂大舞台派专人周长顺前来聘请演出。月仙听说上海的观众已经知道他唱红了京津,亦充满了期待,自然也愿意“顺风”南下。天津已不宜久留,而且让他有所忧虑的是师哥在这里受了一红妓的勾引,没有把持住自己,挥霍得很厉害。他不便劝解,只好力荐师兄赴沪,以便趁此机会将其一道带离纠缠。

    月仙一行登轮南下。轮船驶在海上,放眼望去,除了巨大的笼罩在头上的苍穹,便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他站在甲板上,迎着水汽和海风,远离了逼人的锣鼓和喧嚣,陡然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整个身体被松开的虚软无力的袭击。他享受了它,仿佛慰藉了他二十年来的悲哀与辛酸似的。

    轮船驶向大海深处,一路劈波斩浪,畅行无阻,不日抵达上海。

    上海天桂大舞台经理邱宝昆,亲自到码头迎接,安排到饭店住下后,邱经理说:“夏老板和各位长途劳顿,待休息几日再作细谈,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而为。邱某暂就不打扰了。”

    放下行李,大伙儿不顾旅途劳累,都急切地想一睹上海的风姿。此时的上海是个群英咸集、文化繁昌的大都会,是仅次于伦敦、纽约、巴黎和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正是“十里洋场”的勃兴时期,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无不令世人所向往。这可真让月仙开了眼界,映入眼帘的景象都让他感到新鲜。陪着他们游逛的周长顺咧着嘴皮子,道:“在繁华的上海滩,世界上最时髦的东西都能找到,譬如新款式的巴黎服装,一个月后就会出现在这里……姑娘、姨太太们的旗袍下摆之高度更是逐年攀升!”说罢,惹得大伙一阵乐和。

    娱乐场所是上海最兴旺的行业之一,而戏院则是最主要的娱乐场所之一。周长顺笑着道:“只要是好角、名角,这戏院没有不火爆的。我看以夏老板的声誉,这一趟准不会错!上海观众早就引颈期待了,这广告要是一打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