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有人无得运时。
话说天子绞了卢杞c黄嵩二人,在宫中思想一日,发出一道御笔诏书,差了一个老内监,捧至午门宣读。又着传宣官飞骑,将东初夫妇c梅良玉c春生,传齐午门外跪着,老内监开读纶音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为君治国,必得赤心匡辅克承,相业弘猷。朕御极以来,遭奸相卢杞蒙蔽,以致屠戮忠良。幸蒙皇天垂念社稷苍生,致彼奸谋露败,已正典刑。凡有内外大小官员,洗心涤虑,佐辅皇家。凡有当日附党以权,出入奸门者,许自行遵旨细陈,着九卿合议。故臣梅魁,朕念忠烈颇嘉,无轲受戮,着赐御祭一坛,追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地方官动帑竖造忠烈牌坊。凡在京王亲侯伯,在外大小文武官员,俱着前往祭奠。
吏部尚书陈日升,勤劳王事,赤胆无私,着升文华殿大学士;奔吴氏,诰命一品夫人,命将卢杞府第赐与居左住。左都御史冯乐天,忠心为国,见识宏深,着升为武英殿大学士。翰林院修撰梅璧,少年博学,克承忠愍,着即升翰林院大学士;孀母邱氏,赐诰命一品夫人;奔陈氏杏元,为国和番,感神护送还乡,贞烈可嘉,又命使女替身,致两国和好,永息兵千,皆彼之功,着赏蟒衣一袭,玉带一围,封为贞烈郡主,正一品夫人;二妻邹氏云英,封为孝义郡主,从一品夫人。翰林院编修陈春生,练达时务,大有儒风,着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在翰林院行走;奔周氏玉姐,封为正二品贤惠夫人;妻邱氏云仙,封为都察院政德从二品夫人。党进c陆福斋c邹伯符,再策邱弘山并大理寺刑部尚书,俱着加三级,候另为升用。梅璧开丧之后,着驰驿归葬,凡过地方,俱着迎送。
付勘合火牌训部可给都代巡一颗,赐上方宝剑一口,交梅璧于路巡视。贪官污吏,以及土棍乡豪,饬卿便宜行事,先斩后奏。其余众举子,尚义可嘉,俱着赐进士第,候另为升用。
钦哉谢恩。
各官望阙员山呼万岁已毕,内监进内缴旨不提。单表陈公捧着圣诏,一齐俱至相府。各官俱来恭贺参谒。此刻梅良玉也将行李发来相府,众官都写表谢恩。春生又上迎亲的表章,次日天子批准。本章道:梅良玉c陈春生俱着该事毕之后,刻部行文,着二亲奔之父母,亲自来京完娶。
朕于五凤楼前,钦赐二卿喜宴。钦此钦遵。
旨意一下,二人又至宫门谢恩。随后礼部择了开丧日期,送与梅良玉,此乃天子因梅璧有代天巡狩之行。故因此择起日期。梅良玉吩咐打轿到大相国寺,谁知和尚早已安排定当。良玉进了山门,先参拜佛像,然后方到梅公灵柩。哭拜了一番。
只见妆饰焕然一新,梅璧又致谢了和尚一番,方回转相府。
光阴迅速,不觉又是开丧日期。先一日,良玉便在寺中宿了。次日五鼓,换了麻衣孝服,伏于柩边。只见那些五府六部,大小官员,王侯驸马,都奉天子圣旨,俱来祭奠,真是络绎不绝。外面陪宾客,少不得陈公父子,冯c党二公。不一时,天子赐了御祭,差了黄老公公,来代天子行礼。
拈香已毕,黄太监又在诸前骂了一回卢杞,又赞叹了一番忠良。于是,同了众王侯驸马c文武官员,俱向良玉一躬,各谢辞而去。
不觉几天丧事已毕,脱了孝衣,又换上了朝服上朝谢恩。天子又面谕道:“卿授巡狩之职,而一路要细访民情,如有卢杞c黄嵩二贼余党,在彼地方伤害黎庶者,即便施行。”梅壁稽首拜谢了龙恩,又奏道:“臣蒙皇恩,委任巡狩,怎敢不尽心竭力报效?但臣有一己之私,不揣愚昧,敢渎圣聪。臣父在日,曾代臣定侯氏之女,即仪征令侯鸾也。因臣父遭奸贼陷害,只身无倚,随身只有一书童,被难真州,意欲投他收养,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