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c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c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
公元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atthecalbraith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
公元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从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
公元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
公元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可以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c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而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公元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c大日本国倍敦和谊,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开始积极向中国扩张。
公元1872年,日本开始侵略中国附属国琉球,准备以琉球为跳板进攻台湾。
公元1874年,发生了琉球漂民被台湾高山族杀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员的糊涂,以琉球是日本属邦为借口大举进攻台湾岛,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但当时日本和中国实力悬殊,加上水土不服,日军失利。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向清朝白银50万两,并迫使清廷承认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即间接承认琉球人是日本属民),才从台湾撤军。后来,由于清廷的软弱无能,日本于18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
随后,日本又开始侵略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
公元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该条约第一条即宣称“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公然把朝鲜的宗主国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独占朝鲜的野心。
公元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清军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压制住日军,但日本还是如愿在《济物浦条约》中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
公元1884年,日本帮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