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莱到云南,行程远过万里,没有得力的工具,在途中必会凶多吉少,既然大家同是中国人,他有必要冒险帮助我们一把。燕叔听罢此言,激动地紧紧地握住掌柜的手。

    经过一番挑选,燕叔最后锁定了以下货品:两大包洋火、四件水獭皮的耐寒大衣、六条坚韧的攀山绳、十二只登山铁构、两支由韧钢所制的鱼竿,和三箱夹了花生的德国食品朝口丽。

    第四十五章 - 整备(二)

    选完货,商行老板帮我们打了包,燕叔对他非常感激,不仅没有杀价,反而硬塞了二十两纹银给老板作为答谢,老板假意让了让,然后坦然收下。以前我曾说过,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出手小气:你省下了一两银子,却丢掉了一个机会,损失的可能是黄金百两,倘若运气不好,犯了小人,那就不是钱的问题,还会误了正事儿。

    常言说得好:“银子虽冷,缺暖人心”。二十两打赏钱一收,商行老板对我们的热情立即提升了好几个层次  这回直接把我们领到了后院的铁门大仓库,看来库里头要比后屋的宝贝还多,一人多高的大门上,竟然顶了三把巴掌大的铜锁。商行老板命身旁的伙计取来钥匙,好家伙,每根钥匙都有一尺长,放到秤上一称都能有半斤沉。我在心中暗想,面对这样的坚固的防备,恐怕连燕叔这种一顶一的高手,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攻破吧。

    老板拿着大钥匙,朝锁孔里一顿猛捅,大约鼓捣有一炷香的工夫,三把锁头才被完全打开,随着大门“吱呀呀”的一声怪叫,仓库里的奇货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老板很不放心,遣了两名伙计守在前厅与后屋的过道中通风报信,看来里面的东西重要非凡,为了赚钱,这回也是拼了老命。摆在仓库最外边的,是一摞深绿的箱子,上面用白漆涂了一个酒杯的图标,旁边还有一个深红色的骷髅,老板解释说:“这是燃烧弹,是德国大鼻子的军需物品,在市面上是严令禁止销售的,我这老店是德国人运输仓储的一个中转站,一年前,后院儿里失了一把火,德军在统计损失的时候误报了五个箱子,我也就顺势装了把糊涂,在库中偷偷留了一摞。你们要是需要,我低价出给你们”。

    燕叔摸了摸那箱子,点头说道:“的确是好东西,不过要太多了也没用,我只拿两箱”,老板一听,嘴上没说什么,但不满的表情立刻写在脸上。燕叔在江湖上混了一辈子,那察言观色的能力有多强啊,一看势头不对,马上把话锋一转:“虽然只拿两箱,但钱的方面,我不绝不亏待你,我拿两箱的货,给你四箱的钱”,老板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喜上眉梢。老板忙命伙计把燃烧弹小心打包,领着我们继续往里走,里面都是一些小件儿物品:有指南针、德国军刺、新疆匕首等等。燕叔用眼睛扫了一圈,觉得没有太新鲜的,又不好意思打消了老板的热情,就给我们每人都买了一把新疆匕首佩戴把玩。 首发众人随着老板东拐西拐,拐进仓库的里间屋,继续跟着他向前,此时,所有人的眼珠,几乎都紧紧跟随商行老板的手指而动,唯有燕叔,在一个角落,蓦然停住,眼光被拐角里两把灰了吧唧的铲子所勾住  他几乎是冲上去的,两臂紧抱,做出一副生怕别人夺走的姿态。经过抚摸查看,他最终确定,这是德国铁路工兵专用的合金钢铲。独孤璞见燕叔这幅反常的模样,上前取笑他说:“老了老了,你倒疯了。逛八大胡同都没见你这么高兴,怎么两把破铲子却把你稀罕成这样”。燕叔转过脸骂道:“你懂个屁!这把铲子,你拿到潘家园黑市上卖卖去,一百两银子一把,我保证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得被抢光”。

    独孤璞闻听吃了一惊,问道:“真有这么好?我怎么看不出这里边有什么门道?”,燕叔揶揄地笑了一声,回道:“你呀,除了会辨别玉器之外,整个儿就是个废人。这把铲子,是德国的铁路工程兵为了适应大清国坚硬山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