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燕道:“那厮被我赶到镇北大路上,一连打他两飞刀,又用言语一激,才自己说出来历,并且说他是奉上差遣,身不由己,所以才明知不合江湖规矩,也只好照做。如果不服气,可以到北京十四王府去找他。我本想不听他那一套,擒回来,再问个真假虚实,谁知树林里又窜出两个蒙面人来,手段更高,所以竟被那厮走了。”

    云中雁听罢半晌不语,随又向众人笑道: “我实在想不到今天在自己门前,丢此大人,此贼既去,今夜决无重来之理,还是先行安歇,明天请到寒舍,见过家父之后再谈吧!”

    说着便自携着中燕一同告辞出去。高年马三人送走云氏弟兄,也各自回房,重将绛烛点好,略为计议便自睡去。

    那是一个快雪初晴的冬季,太阳刚才出来,一列车马正在官道上,向一条幽僻的山径走着,虽然北风寒劲,四围山色犹在宿雾之中,行人甚少,羹尧坐在那匹新得宝马上面,左右顾盼,分外显得精神。那云氏弟兄,策马相从,一路言笑生风,也大有意气如云之概。只高明低头不语,若有所思,一路绝少说话。那云中雁渐渐看出情形,笑说:“高爷,我们这一次来得唐突,也许您有些不快吧!”

    高明蓦然把头一抬道:“贤乔梓一家都是名震江湖人物,小弟正yù接纳,何况如此款待,昨夜更承代驱宵小,免致惊害,感谢之不暇,还有什么不快?”

    说罢控马向四围一看笑道:“现在官道已尽,由此入山还有多远呢?”

    云中雁道:“大约还有三四十里,中午也许可到。”

    高明正在点头,马天雄在左侧马上笑道:“高兄一路沉思,大概是为了昨天夜里,那嵩山申五来得忒兀突吧!我想这事也许因为十四皇子对于云老英雄屡征不出,所以故意派人来捣鬼,存心想激动老英雄,到他府内去责问,便可再行劝驾。要不然就是因为高兄现在雍王府,又疑惑雍王爷对云老英雄也有敦聘之意,所以来此窥探。你不听他对云二哥说:奉上差遣吗?这事无庸细想,只等我们见过云老英雄,回京以后,向十四王爷府内一打听,不就全明白了吗?”

    羹尧也道:“马兄这话很对,反正事已过去,最多等我们回京以后便可明白,此时揣测有什么用处呢?”

    高明方说:“我虽觉得此事来得兀突,但事已过去,决无放在心上之理。不过我觉得以十四王爷府里,竟容这等匪人在外胡行,又公然说出奉上差遣的话来,这未免太不成话了。”

    云中雁道:“高爷,这事您不必猜疑,过几天便您不说,我云家堡的镖旗也不能教人这样拔去,我相信半个月后,总有个水落石出给您瞧。”

    正在说着,那山径已经转过弯去,倏见路搭着一个松篷,篷下挂着大红檐彩,十七八个青布袄裤黑布缠头的壮汉簇拥着一个二十上下的短小精悍少年直迎上来,向高年二人深深一揖道:“小弟云中鹄,奉家严之命在此迎接,路远天寒,尚诸下马用些茶点再为前进。”

    高明一看,正是昨日在中途投帖的猴形汉子,一面还礼一面控马笑道:“昨日途中,不免唐突三哥,尚乞海涵。”

    说着一跃下马又替羹尧马天雄一一介绍,相携入篷一看,内面放着一张方桌,桌上端正着四色点心,四色茶果都用绿纱罩子罩着。一入松篷,便有人绞上手巾,擦脸之后,云氏弟兄相邀入座各进茶点,又动身上马前进。一路上,每经数里,必有处茶篷接待。直到中午,山径愈险,众人虽然沿途休息,但路险山高,不禁都有倦意。忽然行经一处,远远只见两边山势合抱,中间一处谷,仿佛一处天然关隘。山腰岩石上面,丛林积雪之间.处处都可隐约看见旌旗戈矛之属。谷上二面排着十余个壮丁,都是一律青布袄裤,黑布缠头,各执红缨白腊杆子,腰下佩刀。一见众人行近,倏然昨日所见的总管张杰自谷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