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雁愕然道:“高爷怎知此事?”
高明微笑道:“老山主威名远震,一举一动谁不瞩目?此事外间尽人皆知,又何在乎小弟。”
云中雁沉吟半晌道:“高兄所闻,想系传言之误。家父一度虽曾自不量力,竟抗王师,但彼时天下未定,实因捍卫乡里,并无他意,其后窜身草莽,也只畏罪逃避而已,外传种种都非事实。最近虽蒙各方权要,遣人传语,准予自新。但家父年迈,诚恐腰腿已硬,又不谙大清仪注,所以婉言谢却倒是有的。不过如说因此获咎,又复差人问罪,我想传语诸人均属一时贵胄,器量或许不至如此狭小。高爷现为王府上宾,你说对吗?”
高明不禁面色微沉,看了年马二人一下,转又笑道:“我也不过揣测而已,少山主既如此说,当不会错。不过,传话的人既是贵胄权要,老山主过去种种,定然一言可解,说不定还有名位爵禄可得,又何苦拒绝太甚,终身避祸山林呢?他老人家,就不为自己打算,难道也不为少山主昆季作想吗?”
云中雁也笑道:“这个小弟倒不明了,不过家父曾对愚弟兄说过,大丈夫窜身草莽无妨,一涉出处便须谨慎,一误不可再误,如能得主而事,就是把一家的头颅颈血都饶上也值得,否则倒不如啸傲江湖,快意一时比较得计,所以才对来人婉言谢绝了。”
高明方点头说:“由此数语,便可见老山主抱负,无怪威震江湖,名动权要了……”
天雄不禁在旁笑道:“如此说来,老山主连清宫太子和十四王爷都不在眼中,对这两位的礼聘也都拒绝了,难道真要当今皇帝御驾亲征,三顾云家堡才肯出山吗?”
云中雁脸色一沉道:“马兄休得取笑,适才小弟只因高爷见问,所以略述家父平日庭训,实非敢于狂妄。不过家父素谙相人与子平之术,为了此事,曾经亲自潜身入京,对于所谈两位都暗中看过,只因全非令主,且均有不测横祸,因恐连累,所以才断然谢绝,要不然,这送上门来的富贵,还能不要?固然不但家父愚不至此,就小弟也决不会甘心终老江湖的。”
高明闻言哈哈大笑道:“老山主就这样相信这些话,万一因此把一位储君一个亲王的征聘回掉,而所看不准,岂不懊悔不及?”
云中雁道:“这个,小弟就不敢说了,不过老人家一向对于此道是言而有征的。”
羹尧笑道:“既然如此,小弟等明日拜见之后,倒也要求老山主一相,便请先容如何。”高明也道:“这话很对,小弟也有此意,明日还望云兄拜上老山主直言一二以指迷途。”
云中雁道:“三兄都是异相,明日与家父相见自当说明,不过他年如果得志,切莫忘携带小弟才好。”
天雄道:“您可别扯上我,年高两兄都是冠盖京华的脚色,我算得什么?”
谈罢不禁抚掌大笑。四人正在说着,猛见烛影一闪,檐前落下一个人来,向羹尧一拱手道:“年爷还认得拦路索马的人吗?”
云中雁一见是兄弟中燕,忙问:“二弟,你追到那人吗?究竟是什么路数,问明白没有?”
中燕先向高明、羹尧、天雄一一为礼,面带愧色道:“大哥请恕小弟无能,万想不到,那厮竟乃少林有名的能手嵩山毕五,因此竟被他逃出手掌去了。”
中雁惊道:“少林一派与我云家向尤恩怨,如何平白却来寻事?”
说着看着年高两人道:“年爷、高爷曾见过这人吗?”
羹尧摇头道:“小弟初涉江湖,连毕五这个名字都不知道。”
高明猛然把手一拍道:“这嵩山毕五,不是十四阿哥府内的总教习吗?两位少山主只从这一点上推想就可以知道了。”
云中雁想了一想,向中燕道:“二弟,你从哪里得知他是嵩山毕五,不会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