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这段描述,《道德经》亦同样有类似的描述,文字稍微不一样,但意思基本差不多,因此这个观点谁先提出谁后提出不是讨论的重点,来看看《道德经》中类似的描述语句。

    《道德经》之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a一),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有意思的是,岐伯和老子的回答,均未跟扯上“鬼神”,只是描述和阐述了一种现象,一种自然现象。岐伯的回答是“故似鬼神”,意思是让人感觉好像鬼神。而老子的阐述更详细点,最后边的两句是重量级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话不需要白话翻译,只需自己体会。

    最后两人的对话,

    【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

    ——前面提到了祝由之法,因此此处的“祝”即是一种利用意念c咒语的法术。黄帝问到以祝由之法,也能治疗病,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岐伯的回答,同意了这种方法能治病,但原因讲得挺客观,“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这话的意思是“知道百病的来由,先知道病是为何生的”,才用祝由之法。

    回到这里,本篇至此结束。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