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经常提到的“捉坎填离”,“坎”和“离”便是取自《周易》中的坎和离,坎为水,离为火,水火五行不是相克吗,为何还要“捉坎填离”做违背五行运化的事呢,实际上这是说明水火共济,阴阳相合,千万别当做很深奥和玄乎,离人们很遥远,你的体内此刻或许就处在“捉坎填离”的过程中。
这个“坎”和“离”,韩国国旗就包含这两个,总共四个,乾和坤,坎和离。再看看离,为何“离”代表火,按楼主自己去理解,火焰外焰颜色最明亮,内焰颜色最浅,“离”两阳爻中间夹个阴爻,形象上就说明了即使是火
,温度和颜色也不全一致。闲话说得多了,自己去看《周易》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闲话说太多了,回到《内经》第十五篇《玉版论要》来。
第一句,黄帝废话不多直入主题,黄帝就问到了“揆度奇恒”所指分别不同,就问他们的意思和用途。后边的话全是岐伯的解释回答,当然也是本篇的重点。
揆度,揣测或估量;奇,指特殊的;恒,指通常的。是指诊断中要善于观察一般的规律和特殊的变化,才能正确地判断病,这是白话来理解。岐伯有自己的解释【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以,这个“揆度”,最初便是来源于《黄帝内经》,后来的兵书便直接引用了“揆度”,逐渐被当做了谋略,当然这是一个引申,成语和词语都是这么来的,出处便在这些文章内。这个“奇”也有类似的命运,“奇门遁甲”,“奇门遁甲”中的“奇”和“遁”,“遁”是指“遁隐”,最初便是来自《周易》中的遁卦。
岐伯继续回答【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本句不用翻译还更好领会,前边提到了“一”,关键如何来理解这个“一”。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解释:人体神机的运转是不回折的,若回折就不能运转,人也就失去了生生之机!这个道理是极其重要的,色脉的诊察虽然浅近,而微妙之处却在于察神观色。把它记录在玉版上,以便与《玉机真脏论》参合应用。这个“神转不回,回则不转”,单看白话难以理解,这里实际上就提到了身体内部的整个运转,但如何运转,那是后来经络脉象要解释的。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
解释:前边提到过汤液醪醴,本篇又提及了这两个,没有醪醴,而是“醪酒”,这两者意思相同,都属于熟谷之液,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药酒”,前边提到过上古时期“醪醴”不常用,即使生病也通常可恢复,到“道德渐衰”后,才以五谷之液用作治病的良剂。“上下左右,各在其要,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色浅”也就是病不深的,汤液十日,五谷稀饭十日便痊愈,稍深的二十一日,“必齐主治”,这里开始合用“剂”了;最后才用“醪酒”,百日若不见好,则尽。当然,这个“醪酒”,是何成分,文中没提及,也未说明得的什么病,仅从“容色”上,就可判断人的身体运行状况。从对“酒”的态度上看,那个时候的功用显然更单纯,酒用来治病,现在就不同了,大家都明白的,被当作了一种工具,喜欢喝的还不错,否则就慢慢熬。
【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
女子右为逆,左为从;
男子左为逆,右为从。】
解释:“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这个描述,是死症的描述,知道即可,“脉短”如何个短法短到何程度,不是医生也花不了那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