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
1:“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提到了阴阳为生之本。
2:“天地之间,之内,其气九州c九窍c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文中是指上下四方;“九州”指范围,九州方圆;“九窍”指眼,耳,鼻,口七窍和前后阴两窍;“五脏”指肝,心,脾,肺,肾;“十二节”指经脉。
3:“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其生五”指五行运化;“其气三”指天,地,人三才三气,亦可理解为天气,地气,人气;重点在“邪气”,“邪气”不是特指现代我们所理解的鬼怪等气,而是一个泛指,对人体多余的不必要的“气”统称为“邪气”。
4:“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不解释。
5:“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卫气”,身体的防卫之气,现代理解可特指人的免疫系统。“壅”这个字,音和“雍正”的“雍”相同,指阻塞。
6:“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话是重点。重点在“阳气”。“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和人寿命之间的关系;“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句话说明了,阳气是卫气的支撑,举例来说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是逐渐减弱的,因此“卫气”也渐渐消散,现代的理解就是免疫系统的逐渐瓦解。
7:下边四句话,亦是理解的关键。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一句一句对应来看,下边是网上的白话翻译:
人体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就会像门轴在门臼内转动一样受到束缚而不能宣发卫外,起居之时就会因而烦乱不安c常常妄动,神气也会因而浮躁不定c向外越泄。
如果受到暑气的侵袭,就会湿汗淋淋,烦躁时可见发声喘促,平静时则见多言多语,全身发热,犹如燃烧的炭火,这种情况,在汗出之后就会消除。
如果受到湿气的侵袭,就会感到头部沉闷,犹如有物裹住一般。要是湿热不能去除,就会使大筋萎缩变短,使小筋松弛变长。萎缩变短就会造成拘急牵引的病症,松弛变长就会造成痿弱无力的病症;
如果被风邪所伤而导致了气虚,就会发生肿病,表现为四肢交替浮肿。出现这种情况,阳气就会衰竭。
楼主对白话翻译不是很满意,下边是清朝张隐庵的注解,个人认为这个更接近,当然这个注解同样是文言文,但也挺详细,同样一句一句对应来看:
1:夫阳气生于至阴。由枢转而外出。风寒之邪。皆始伤皮毛气分。是故因于寒。而吾身之阳气。当如运枢以外应。阳气司表。邪客在门。故起居如惊。而神气乃浮出以应之。神气c神藏之阳气也。莫仲超曰。此节运枢照应后之开阖。太阳主表主开。而本于下焦之寒水。故欲从枢而后出。又曰。按伤寒始伤皮毛气分。得阳气以化热。热虽盛不死。此能运枢而外应者也。如太阳病。发热头疼。脉反沉。当救其里。此神气不能运浮于外。故急用干姜附子。以救在里之阳气而外出焉。夫在天阴寒之邪。藉吾身之阳气以对待。故因于寒者。欲其阳气如此而出。所谓阳因于上。卫外者也。
2:天之阳邪。伤人阳气。气伤外弛。故汗出也。气分之邪热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