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以北开陵后,赵匡胤的永昌陵在永安陵的西北400米处设陵,赵光义的永熙陵在永昌陵西北1000多米处设陵,是谓西村陵区;宋真宗的永定陵在西村陵区的正北再开新陵区,是谓蔡庄陵区;宋仁宗的永昭陵在蔡庄陵区正北再开新陵区,宋英宗的永厚陵设在永昭陵西北200米处,是谓孝义陵区;至此,帝陵区已延伸到洛河之滨,宋神宗的永裕陵只好“迎头赶上”,在西村陵区以西3公里处开辟新的陵区,宋哲宗的永泰陵设在永裕陵西北600米处,是谓八陵陵区。

    西村区有永安陵、永昌陵和永熙陵,葬有宋宣祖、太祖、太宗,附葬皇后陵10座和宗室子孙墓140多座。永安陵系赵匡胤之父宣祖赵宏殷和其母杜氏合葬墓。另有太祖贺后陵、王后陵和太宗符后陵。永昌陵是太祖赵匡胤墓。永熙陵是太宗赵光义墓,附葬有太宗两个李后和真宗郭后陵。

    蔡庄陵区有永定陵。在八陵村南,是真宗赵恒墓,附葬有真宗的李后、刘后和杨后陵。另有高怀德、蔡京、寇准、包拯墓。

    孝义陵区有永昭陵、永厚陵。永昭陵是仁宗赵祯墓,永厚陵是英宗赵曙墓。

    八陵陵区有永裕陵、永泰陵。永裕陵是神宗赵顼墓,附葬向后、朱后、陈后和徽宗王后4座皇后墓。永泰陵是哲宗赵熙墓,附葬刘后陵。

    北宋各皇陵的规模和建制基本相同,皆坐北朝南,每个陵区都由上宫、下宫和皇后陵及附葬王室子孙墓组成。上宫是陵园的主体部分,从南至北依次建有鹊台、乳台、神道和陵台。陵台就是墓冢,位于宫城的中部,陵台分三层呈覆斗梯形,上边种植郁郁葱葱的翠柏,四季常青。陵台下称地宫,是埋葬皇帝尸骨的地方。地宫规模甚为宏大,一般深达30米,由青砖砌成,仿照地面宫殿建筑结构,墙壁上还绘有大型彩色壁画。下宫也叫陵寝,位于上宫的西北部,是停放皇帝棺木和送葬官员居住的地方。围绕上宫和下宫,筑有十多米高的神墙,称宫城。宫城一般占地一百多亩,四面开有神门,神门外各有石狮一对,防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者。

    ------------

    政府鼎力支持的盗墓活动(1)

    ------------

    :杨琏真珈盗南宋诸陵

    作案时间:公元1278年

    作案地点:宋六陵,绍兴城东南18公里皋埠镇攒宫村

    受害人:宋六帝(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

    作案人:杨琏真珈及宗允、宗恺泰宁寺僧侣

    作案手段:祥兴元年,有总江南浮屠者杨琏珈真,怙恩横肆,帅徒役顿萧山,发

    赵氏诸陵寝,至断残支体,攫珠襦玉柙,焚其(此肉)弃骨草莽间……”

    作案后果:宋六陵经过此次洗劫,地下的珍宝,墓中的尸骨均荡然无存。

    盗墓性质:民盗

    可信程度:相关文献有记载

    作为江南唯一的一座皇家陵园,宋六陵,埋葬着南宋9个皇帝中的6个,他们连续在位的时间长达148年,而整个南宋历时也不过153年。一部南宋王朝的兴衰史几乎就是宋六陵主人的生活史。它的被盗,不但是南宋的损失,更是我们国家整个文化历史的一个损失。但是从历史来看,每个朝代在它风雨飘摇的时候,也就是盗墓者最狂妄猖獗的时候,宋六陵也没有走出这个宿命。

    南宋诸陵的修建

    “狐死首丘”,说的是狐狸濒死时,总是把头朝向栖身的小土山。《礼记·檀弓上》云:“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后便以“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比喻人对故土的怀念。这种情况也适合被金兵逐出汴京、偏安于东南一隅的南宋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