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唐敖考虑朱三和众水手住在一起会有很多不便,次日用过早餐,吩咐下人另外收拾了一房间,让朱三搬入,然后,就在他房间内,四人坐下议事。

    唐敖对朱三道:“三公昨晚既然坦诚相告,我等也不能隐瞒三公。实不相瞒,此次出海,我们并不是仅为贸易,而是想通过海外贸易的途径,沿途游历海外诸国。另外,传闻海上有一长生国,说是国内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异物,所以我们也想借此碰碰运气。”

    朱三说;“长生国我确实没有听说过,倒是听说西方有一个引渡国,国人都信奉佛教,说是修行到功德圆满,可脱离苦海,跻身极乐世界。”

    唐敖说:“关于引渡国,我也曾有过耳闻,据说太宗在时,曾派过一个叫玄奘的法师前去取经,玄奘取经回来后,居然成了得道高僧。”

    林之洋道:“对我们来说,不管是长生国还是引渡国,都在虚无缥缈之中,欲想抵达,既要有缘分和运气,又要靠耐心地寻访。在这过程中,不管是船的修护,还是人员的花费,都是巨大的开支,估计仅依赖贸易很难长久维持,更不要说大家的心思又都并不集中在怎样获利上。因此,三公所说的宝藏,如果真的存在,我们花些心血进行寻找,若能成功,既可了了三公多年的心愿,又可不必再在贸易上费心劳力,岂不是一举二得?”

    唐敖说:“寻宝固然重要,但我们绝不能因寻宝而改变这次航海的初衷,只能顺便沿途按图索骥,并且,为防节外生枝,此事须秘而不宣,只宜暗暗进行,还望三公理解。”

    “朱三说:“关于宝藏,也仅是那老海盗一面之说,况且,经我多年探访,也从没有找到过确凿的依据,能证明其真伪,因此,诚如唐居士所说,对于寻取宝藏,只是乘机而为,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至于结果怎样,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多九急欲看那藏宝图,早已有些等得不耐烦,说道:“闲话少说,不管怎样,还是看了那图再议不迟。”

    朱三道:“说得也是。”于是,从怀中取出藏宝图放在桌上。三人见果然仅是巴掌大一块脏兮兮的羊皮,仔细看去,只见上面画有一些图案和类似文字的符号。唐敖细细看过,只识得中间是一八卦的卦象,那些符号,似乎是早已失传的波罗族文字,但一时之下也不敢确定,还有一些,仅是代表山c水c树木c太阳和星辰的简单符号。于是就说:“这图云里雾里,一时肯定摸不到头脑,须得慢慢考研。”四个人中,朱三不说,就之洋和九公,其智慧当然远不极唐敖,见他这么说,朱三也就顺水推舟对唐敖道:“为便于今后费心对照思考,你就暂且收下,如有什么发现,再可共同探讨。”唐敖推脱不过,只得将那图收了起来。

    船,按原本商量定的路线,继续向东洋航行。这日晚上,唐敖为不负众望,面对着那藏宝图苦苦思索,几个时辰下来,竟一无头绪,只好暂而且放下。按习惯开始整理笔记,看到有关对白阳客的记录,他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屏弃杂念,对关于修炼述说的那一段再次十分虔诚地边看边想,好一会,仿佛若有所悟,按法行之,不知为何豪无效念,又就将那龙涎香拿出来,想了想,到底不敢随便为之。一时心如乱麻,索性将所有的事统统丢开,找之洋他们喝酒去了。

    一日,船到极崩国,之洋先坐舢板上岸去签通关文牒,船按例泊在外海等待。一会,有人来通报允许靠岸,九公方命水手按来人指引,将船驶入内港,找到码头下锚停泊。一切妥当,唐敖带着九公c朱三上得岸来游玩,见那极崩国四处是山,房屋都建在山脚下,走入集市,但见土人大都为面目凶恶,行为鬼祟之徒。市上常用货物很少,唯死鱼烂虾倒是满街比比皆是,相问之下,交易只接受银子,价格奇贵。看交易的买卖双方,都是态度横蛮,强买强卖。见此情形,三人不敢造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