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大事,奴家只是途径此地,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且不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更兼人微言轻,如何能保得了这个媒,还请嬷嬷另寻高明吧。”

    “老妪听家奴所言,想来杜娘子也是热心快肠,如今一见,怎么如此这般不爽直,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叫: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杜娘子这般拒绝,跟亲手毁了这门亲又有什么两样。这可不是娘子的性情啊!”

    “嬷嬷此言差已,小妇人有多大能耐自己心中有数,前面已有不少媒婆跨过,奴家自认没什么本事能僭越她们,实在是不必找什么借口拒绝,奴家只是担心陈家郎君寄希望于奴家这种既不暗风土人情,又不能巧舌如簧的蠢人而误了终身大事。”

    “不暗风土人情该怎样,不能巧舌如簧又如何?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冲杜娘子的这种真性情,这份沉稳谦逊,与老妪所见的媒婆就不一样,老妪就觉得杜娘子是能成事之人。”

    杜云倾真是哭笑不得,这丁嬷嬷难怪能坐上管事一职,就冲她这几句步步紧逼的话,果然不是浪得虚名,看来今天是赖上她了。她得想办法脱身了。

    那嬷嬷见杜云倾沉吟了,知道她是意欲脱身,忙向旁边使了个眼色。另外一个大个子妇人见状抢上一步,忙搀着杜云倾说:“丁嬷嬷说了这么久,杜娘子好歹照拂一下脸面,跟我们回府吧,只要娘子答应跟我们走了,但凡有什么差遣,我等一定遵从。还望娘子能体恤我等做下人的为难。”

    “嬷嬷快不要这么说,小妇人何德何能敢差遣两位嬷嬷,但凡稍有能力,小妇人绝不推辞,只是这等关乎终身的大事,奴家断不敢轻易接手,嬷嬷还是让奴家走吧,奴家还得赶路。”说完杜云倾意欲挣脱钳制,奈何那嬷嬷似乎铁了心的绑也要绑她走了。杜云倾的小身板和那嬷嬷的壮个子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

    这时,旁边又挤过来一个十四五岁婢女模样的,状似相熟的拉着杜云倾的另一条胳膊,亲热的说道:“婶子,你就跟我们回去吧!不就是个上门说个媒啊,成了是您的功劳,我们家主子自然感激不尽,不成到时您也是尽了心了。您就去试试吧。”

    开玩笑,试试?那可是一条腿的赌注呢,搞不好刚到这个时代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她杜云倾可不想趟这浑水,做这种赔本买卖。还是趁早溜吧!

    杜云倾环顾了一下左右,见周身的家丁丫鬟婆子的把她围的严严实实的,外围还有好多指指点点看热闹的。这样被簇拥着,即使手臂不被钳制估计也是逃跑无望了,他们这哪里是请媒,分明就是强抢!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了。

    怎么办?先退一步,瞅机会再说吧!

    “好了,我跟你们走,你们先放开我吧!”

    杜云倾活动了一下被“扶”酸了的手腕,正在无奈之际,忽然看到侧面驰来了一英俊倜傥的跨马美少年,但见他黑发高挽成髻,面白如玉,斜眉入鬓,双目炯炯,,神情俊朗沉着,穿一件银白戎衣,斜背一把宝剑,一身正气,卓尔不凡,那形象在初春的斜阳下,也似一个发光体一样,熠熠生辉。

    帅哥哎,杜云倾看呆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现在是老成的媒婆的身份,而不是一个才十五六岁青春躁动的小女孩。待那少年走近了,杜云倾才回过神来,看到满身正气的他,想到自己脱身的机会来了,于是甩开众人向前奔去,还没到近前,不想被自己穿着的这该死的古代长裙绊了一脚,摔了个嘴啃泥。来不及起身,杜云倾就拍手蹬腿的大叫:“小郎君救我!”

    那公子本来正厌恶着那媒婆直勾勾的眼光,突然见她摔在地上大叫,反倒吓了一大跳。这时只见丁嬷嬷几步抢上前,施了一礼到:“刘家表郎君,好久不见,我们家少主子正天天念叨着,不想就来了。真巧,我们刚为少主子请了媒人,请刘郎君也和我们一道回府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