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是西晋朝 有名的历史名城,山明水秀不说,单是盛产美女这一点放眼整个西晋就没有哪个地方能与之比拟。凤城曾经出过三朝皇后,而城南的岐山更是有名,传说远古时代有凤栖于岐山,鸣声清朗,遂得名。自一百年前的一位宰相顾淮告老归田开办岐山书院后,岐山变成了人人仰望的诸子圣贤论辩之地,大大小小的书院越来越多,每年都有的蹴鞠大赛c辩术会c六艺擂台以及邀请各地的有名院士前来开设为期一月的时政论坛,使得凤城尚儒之风日盛,就连贩夫走卒都能随意捻来一两句诗词名句,偶装风雅。
其中最有名的书院自 然是岐山顾氏开办的品山书院。
品山书院在 岐山山脚,大门之下是长长的一段石阶,阿一抬头望了望那青黑色的大门,对阿惟说:
“我们真的要进去”
阿惟拉了拉她的领口,遮住了她的领口,两人进城后买了两套青色的粗布小厮服换上,头发扎好在脑后用同色巾布包好,再在脸上抹了两把灰,问了买狗不理包子的老板品山书院的位置,二话不说便赶来了。
“记住,如果人家问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我们就说是来求学的若是被拒绝了,我们才说是来找人的。”阿惟道。
“嗯。”阿一应了一声,两人走上石阶来到沉重的木门前,一个抓着门环使劲儿敲,另一个直截了当地伸手用力拍门。很快,门开了,一个白衣童子谨慎地把门打开了一道缝,问:
“两位有事”
阿惟笑眯眯地说:“我们久仰书院大名,千里迢迢前来求学”还没说完门便砰的一声被关上,那童子闷声闷气的声音透出来:
“已经满员了,明年请早
死小鬼,摆什么谱阿惟和阿一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地又去拍门,这一次,更用力了。
门又开了一道缝,白衣小鬼的脸再次出现,不耐烦地道:
“又怎么了”
“我们找人。”阿一说,“请行个方便。”
“找谁”
“顾桓。我们是他的”旧识二字未说出口便被打断,那小鬼黑着脸说:
“没这个人”说着又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阿一和阿惟面面相觑,正叹气无奈时见书院外墙上贴着一份告示,阿惟走过去看了看然后便一手撕了下来,阿一问:
“这是什么”
阿惟神秘一笑,道:“我们混进去的通行证。”说完又去敲门,这次隔了很久门才开,开门的不再是那讨厌的小鬼,而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瓮声瓮气地问:
“两位是来求学还是找人”
“都不是。”阿惟把手中的告示一递,道:“我们是到书院来当杂役的”
老头眼神不大好使地往她们脸上打量了一番,才慢吞吞地打开大门,嫌弃地说:
“身子骨瘦弱成这样,能砍柴洗碗擦地倒夜香不”
倒c倒夜香阿一瞪大了眼睛刚想问清楚,阿惟握着她的手紧了紧,笑着应道:
“能,当然能您别看我们兄弟孱弱,可打更扫街倒夜香这等事情最拿手了。您给我们兄弟两口饭吃,肯定不会后悔”
此时传来书院里整齐的声,“舜发于犬亩之中,胶隔举于鱼盐之间,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阿惟趁着老头犹豫的当口,苦着脸可怜兮兮道:
“实不相瞒,我们兄弟家贫无法就学,一直对品山书院景仰有加,如今寻得机会既可亲近圣贤之书,又可为书院做点事,实是梦寐以求”
“好吧,你们两个跟我来。”老头转身把她们带进书院,品山书院很大,有知书堂c机辩堂c玄林堂c集韵堂c真武馆和踏雪馆,是教习六艺之所,另外还有颐福堂和训戒院,是用膳和惩教之所。老头指着颐福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