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1936年春天,一个“龙抬头”的吉祥日子,王耀楚降生在现湖南省武冈市邓元泰镇磨石村一户姓王的多子女人家。说是多子女,其实也就是三子二女。在他降生之前,已有大姐王双寿、二姐王伦慈、哥哥王耀槐先后降临家庭。大约在他三岁时,又生了一位弟弟王耀中。

    武冈原是湘西南的一个县,因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景观炫目,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武冈在西汉文、景帝年间,便已置县。公元前一百二十四年,汉武帝刘彻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侯国敬侯,侯址在今市郊七里桥,是以武冈又称都梁,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2000余年的时光绵延着,渗透于古城的每一条幽深的小巷,每一个有着古槽门的院落,每一块斑驳的砖墙以及每一口沧桑的古井。它古老的城墙更无须赘言的了,这座连当年的太平军将领石达开都折戟的铜墙铁壁,因此而有了“宝庆狮子东安塔,武冈城墙盖天下”的赞誉。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来大封藩王,将十四世孙封为都梁王,统治武冈。虽然后来被逼得造反的农民起义軍杀了头,仍留下皇宮、城楼、阅兵场、三座桥、蚂蝗塘等诸多文物古迹和故事传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设为武冈市。磨石村距县城不远,约8公里地,因附近有一块巨大的磨刀石而得名。有关磨刀石的传说很多,而且被当地村民野叟、民间艺人口碑相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传说得较为广泛的,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说此磨刀石是唐代诗仙李太白磨过铁杵的飞来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诗仙李太白的“铁杵磨针”的传说,历代文人墨客都传为佳话,但该磨刀石何年何月因何妖风吹飞九天又掉落武冈,委实无可查考也无人査考。好在世上无中生有的人和事不胜枚举,何况民间传说本来就是你传我我传他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就宁肯信其有而不肯信其无地传扬开去,甚至神乎其神了。另一种版本則说此磨刀石是太平天国首领磨过诛杀贪官的宝剑、明末都梁农民起义军首领磨过砍落朱王脑袋的菜刀的,是有过十分輝煌的反贪官污吏的斗争历史的物证。

    王耀楚并不是生逢盛世的时代骄子。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举世闻名的抗日战争即将爆发、中国之大已摆不下一张书桌的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他家屋后有一片山势不高面积也不太大的松树山林,加上被传说得沸沸扬扬的磨刀石,这些就成了幼年王耀楚的“世外桃源”和“人间天堂”。松树林里,他和小伙伴们玩“吃羊”、“踢田”、“藏泵”、“老鹰抓小鸡”、“王婆婆捉小狗”等游戏;有时也拾干松枝、松针做柴禾;还采松菇、摘野菜、捡雷公菌给家里做菜。而最有兴味的,是仰卧或俯卧、侧卧在磨刀石上,听白胡子老爷爷讲太平天国攻打武冈城池、陈寡妇率领饥民高举菜刀追赶朱王的故事。他记得最清楚的,是陈寡妇有位聪颕、漂亮、乖巧的女儿,被朱王抓进皇宫做侍婢,后因不甘屈辱逃离皇宫,又被捉拿进宫丢在蚂蝗塘中活活地喂了蚂蝗。陈寡妇哭干了眼泪,恨透呑噬了亲生女儿性命的蚂蝗,就没日没夜地见了蚂蝗就抓起来用火烧焦碾成粉末。但是,水田里的蚂蝗不仅抓不完,还越抓越多,甚至连旱地里、草丛中、树林里都广为繁殖。最后,还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提醒她:“呑噬你女儿性命的,看起来是田里的蚂蝗,但把田里的蚂蝗集中到蚂蝗塘喂养並让牠们吃人取乐的却是朱王。”陳寡妇这才猛然醒悟,停止了去水田里抓蚂蝗的愚蠢行动,到铁匠铺定制了专用的菜刀,在磨刀石上磨得锃光雪亮,然后潜伏在城门洞里等候出城狩猎寻欢作乐的朱王。可怜她等呀,等呀,一直苦苦等了七七四十九个日日夜夜,感动了远远近近同遭魚肉、同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煎熬的穷苦百姓,一齐拿的拿锄头扁担,拿的拿鸟铳弓箭,啸聚城郊暗暗相助接应。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