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触目惊心。一个道貌岸然的老校长,竟然是一个既贪婪又风流的败类!

    冯章平说:“钟局长,您看这件事应如何处理?”

    这件事的确不好处理!如果通知了亲属,亲属肯定会崩溃!这是他们无法面对的事!

    如果报告给纪委,后果跟更严重。死去了的人将会受到审判,他的亲属在世人面前将抬不起头来!更要命的是,这件事将会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教师的形象与教育局的形象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自己也将受到民众的责难和级的批评。

    钟成对冯章平说:“老冯,你很有政治头脑啊!我觉得对这件事的最好办法是不处理!当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冯章平为难地说:“可是,这好像不符合组织原则啊!再说,这笔钱怎么办?”

    钟成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了维护大局,我们只能灵活处理了!钱,我们把它做为学校的奖学金吧!对外说是某个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捐款。

    一之行回来后,钟成感觉到格外轻松。一的问题告一段落,新一年的民师转正工作又开始了。

    钟成在农村学教过,知道民办教师的辛酸疾苦。

    民办教师的苦,一是工资低,二是地位低,在身份公办教师又低了一等。

    吸引他们干下去的一个主要动力是转正。

    但是每年的指标有限。每个乡镇一年才两三个,僧多粥少,为了这两个指标每年都争得头破血流的。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到教育局找关系的多,告状的也多。

    钟成决定在启动这项工作前,到各地去搞一下调研。他和几个副局长分成几个小组,各带几名干部,分头下乡。

    钟成首先来到的是罗庄镇。跟着他的是人事科的孙全友和秘科的颜芬。任以来,他虽然回过这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罗庄镇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钟成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来,是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礼物了。有一个台湾老板要在江捐资500万建一所农村学校,钟成决定搞一点特权,把这个机会留给罗庄镇。

    另外,这次民转公,他也想给罗庄多分一两个指标。

    这都是在他职权范围里的事,有私心,但是并不违背大的原则。

    张光年现在已经是教育组组长了,接到通知,立即前往路口迎接。教育组的全体干部c几个学的校长都来了。

    一行人到教育组的接待室里坐定后,钟成朝颜芬使了个眼色,林彤说:“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次张局长来,给罗庄教育送来了一份厚礼。台湾林氏集团要捐资五百万建一所农村学,在钟局长的争取下,这个机会给了我们罗庄。”

    张广年带头鼓起掌来,接待室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张广年激动地说:“钟局长,你真是我们罗庄教育的大恩人啊!将来一定要载进我们罗庄镇的史册啊!”

    孙全友纠正道:“岂止是要载入罗庄镇的史册,要栽入江北的史册!”

    钟成很满意这种被人拥戴c被人吹捧的氛围,这也是当官的乐趣之一。

    他相信自己带回的这份厚礼一定会为他在罗庄赢得高度的评价。这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可惜的是不能像汉高祖刘邦回老家那样,为家乡父老免税三年。并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风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那才是大丈夫所为啊!

    他谦虚地说:“把这个项目放在我们罗庄,不是我个人的决定,是局党组全盘考虑后做的安排。我们罗庄的教育,论人才,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是硬件建设一直跟不去,制约了罗庄教育的发展。局党组基于这一点,才把这个机会给了罗庄镇。我要说的是,大家不要只感谢我,要感谢局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