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呛,哪里还敢多逗留。就此急匆匆地告辞离去了,而且速度之快,大异往常。
果然文府宴会之后没几天,大臣们请罪的折子就不约而同地递到了赵煦面前。(也可能是约好的)赵煦虽然不清楚文彦博用什么法子让这帮大臣服的软,但这么好的把柄送到眼前,要是不收就太对不起自己了。于是二话不说,照单全收,全部留中不发,先让他们担心几天再说,也算是为苏轼和自己出口恶气。
还真有大臣沉不住气,见自己的请罪折子递上去没反应,以为是皇帝不肯就此轻轻放过,吓得赶紧又写了一封折子,这次的言辞更加恳切,大有“你不原谅我,我就死给你看”的气势。赵煦见了虽然不信大臣真的会去寻死,但也害怕过犹不及,难以下台。也就顺势收手,表态说:“朕素知卿等忠义,此次虽有小过,但朕亦谅之,望卿等上体天心,下为黎民,勿负朕望。”
做皇帝的时间久了,赵煦的套话也有张口就来的趋势,他这段话的大意是:我知道你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好臣子,(鬼才知道你们是不是)尽管你们这次犯了错,但我这个人度量大,早就不计较了。(真的吗?)只要你们以后能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为百姓说话,别再往我失望就行了。
大臣们个个“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表示要吸取教训,绝不会再犯同类的错误。于是君臣前嫌尽释,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几天后,赵煦再一次提出要启用沈括,这一次朝堂出奇的平静。原先那些把反对的声音嚷嚷得震天响的大臣们,这次仿佛被下了“噤声咒”一样,一句废话也不敢说。赵煦坐在御座上,看着这奇怪的一幕,心里在暗暗好笑之余,也第一次认识到:政治,原来可以这么玩。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