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爷爷,嵇中宵和白姑娘,三个人或坐或站都呆在同一块竹排上。数老爷爷最有经验,撑着竹篙,掌握着前行的方向。顺着小河湍急的水流,向着长江加速进发。

    今天就是所谓的薄刀锋势力要拦截那个叫清莲的女子的日子。白姑娘本来极不情愿,因为他们是为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而劳师动众,颇有些没事找事的意味,吉凶难辨,但因为多少牵涉到山友枝,而山友枝是嵇中宵的朋友,他更是坚持要来的。老爷爷认为来一探究竟也好。一路上虽有些惊险,但还算顺畅,三人很快就到了大长江的岸边。停靠好竹排,上岸。瞭望观察一番后,选择潜伏在茂盛的芦荻丛中,静静地注视着茫茫的江面。

    江水时光一样奔涌流逝。

    江面上还笼罩着薄薄的烟雾。嵇中宵看见江湖就高兴,寥廓江天,大江东去。他又想起那句诗了:海象一条河来到了我们中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从上游的天府流来,现在那个叫清莲的女子却逆流而上。会发生些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女子,牵动着这么多人为她而动?

    嵇中宵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又害怕又紧张又期待。

    几只渔船正在撒网作业。但还有一些渔船却不见明显的专业劳动,一副无意打渔的样子。老爷爷觉得形迹可疑,叫嵇中宵盯住他们的一举一动,伺机而动。三人商定,一旦发现大船,由嵇中宵阻止那些可疑的渔船靠近,老爷爷直接上船救人,而白姑娘则留在岸边随时准备接应。

    直到午时过后,才见有一艘大船从水天之际处徐徐驶来。三人估计十之就是这一艘了,做好战斗准备。看来所见略同,那些可疑的渔船也纷纷开始挪移,各自抢占有利位置。

    船越来越近,各处势力都开始做足了准备,引而不发。

    老爷爷和嵇中宵见此情势,认为他们人多势众,得先下手为强。于是当机立断,迅速登上竹排,一前一后,拿长篙用力一撑,顺着水流向着大船方位斜冲而去。

    那些可疑渔船上的人,一见有人想捷足先登,有一二艘试图冲过来拦截。但这种竹排比渔船简单且速度极快,所以抢在那些可疑渔船的前面靠近了大船。

    嵇中宵将一根备用的长竹篙一端抵住在竹排上,手抓另一头,迅速挤靠压弯过去,随即一个弹跳腾空,老爷爷顺手一送,嵇中宵虽然有些缺乏经验,还是借助它迅即上了大船。随即大喝一声,老爷爷身形向上一蹿也轻松矫健的落到了船上。

    无人掌控的竹排一下子滑出很远而去。

    嵇中宵开始警戒,阻止其他登船者。

    老爷爷则开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地寻找叫清莲的女子。但船上人太多,天南地北,各色人等,异常复杂,找遍所有舱室都未见那个图画中的女子。

    仅不一会儿,船上就多了许多持刀的黑衣人,还有一些却是些蒙着面c没有留辫子但扎着头巾的人。两派人马看来遭遇上了,打打杀杀的,都想通过动手来完全控制场面,这更引起坐船者的恐慌,呼叫的,躲避的,争辩的,不服的船上到处都是一片混乱嘈杂,杀机四伏,凶险异常。

    老爷爷舱内舱外四处寻不到人,判定那个女子一定不在船上。情况复杂不明,凭他和嵇中宵二人之力,在这个失控的场面中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也更不想卷入那两帮来历不明的势力人马的混乱格斗中,决定迅速从此混乱中撤出。

    非常之巧,白姑娘不知道怎么竟站在一艘小渔船上,正在大船的前方向这边张望着。二人大喜,瞅准时机跃下,一同顺利的回到了岸边。

    原来,白姑娘不知道爷爷和嵇中宵遭遇的情况如何,孤身一人在岸边焦急地观望着,坐立不安,还不时的走来走去。这副焦虑焦躁的样子,被一对刚刚打渔靠岸的老渔民夫妇看见,以为她要自寻短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