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安全是他的心头刺,张旭对症下药,就不怕他不动心。
“您老吃过沓氏的咸鱼没有?”张旭问道。
“吃过,那咸鱼真是好东西,不光可以饱腹,还可以当盐使用。就是太贵了,我们这样的穷村子买不了多少。”老村长答道。
“哈哈!”张旭闻听小了起来:“这个吗,实话告诉您,那咸鱼就是张家湾的产业,别的不敢夸海口,您要是成了张家湾的人,咸鱼能吃得您往后一见到就想吐。而今的张家湾人就是这样,新鲜的海鱼也部爱吃,还是这粟米白吃不厌。至于天地,张家湾那边都的是荒地,开春我们村开垦了八万多亩,全部改种的水稻,估计一亩十斛问题不大。”
老村长惊呆了,昂贵的咸鱼居然每人爱吃,一亩至少十斛的产量,世上居然有这么高产的粮食作物?八万亩就是八十万斛左右的粮食,他们村子一月的粮食不到千斛,这要是放他们村子可以吃好几多年。
只是,生于厮长于厮,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故土难舍。这里有他的记忆,有他的魂魄,一旦离开这里,自是魂牵梦挂。可要是不离开这里,村落只会越来越弱小,长此以往,甚至这一代人被强盗杀戮一空都有可能。
“这么大的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必须和村里人商议后才能决定。”老村长小心的回答张旭,生怕惹恼了张旭,给村里人带来灾难。
张旭知道人老了顾虑很多,也就不再诱惑他,便道:“您考虑考虑吧!明天我们距动身去玄菟了,我留五十个人在村里帮忙守村子。您要是想通了,我们回程的时候就将村里值钱的东西打包带着跟一道前往张家湾,如果舍不得这里也没关系。故土难离,这个我能理解。”
老村长颤巍巍地回村了。
晚上,全村主事的老老少少齐聚一堂,老村长把张旭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大家。
“大家到底是留在村里继续活下去还是跟随山寨的妇孺一同前往张家湾,大家说说。”老村长道。
“太公,您的意思?”一位青年问道。
“如果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我赞同去张家湾,只是村里的粟还没有熟,这一季的粮食不少。”老村长很公正地说出违心的观点,他知道,一旦他不同意去张家湾,村里大部分人都会拥护他的观点。
眼下,去张家湾确实是最好的去处。李家湾是个种地的好地方,这里是辽河平原,一望无垠的旷野,水力丰沛,可这儿不光有土匪,还有异族隔三岔五的寇边。土匪还可以扛上一扛,异族寇边就没办法了,成千上万的骑兵过来,不是几千人的小村挡得住的。
“要不这样,你们年轻人都去张家湾,我们老家伙留在村里,等地里的粟收割了再去张家湾和你们团聚?”一位老人道。他已经快六十岁了,长途跋涉肯定受不了,如其这般,不如留在村里。
“不行,要不都去,要么全部留下来。没有长辈又哪来我们这些晚辈?如此苟且偷生的事不是我们田家湾的人做的出来的。”
讨论到后半夜,村里终于统一了思想——全村迁往张家湾。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