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雪消融后,春季的税收开始了,还好张旭年前的狩猎生意太好,从附近村落换取了大量各种货物,要不然一缴税,全村老少又得跟往年一样缺衣少食了。

    眼下距离秋收还有很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三千多人要吃要喝,总得找个赚钱的活计。

    造纸的生意是好,可起不了量,成本也很高,想要换取数千人大半年生活所需的海量粮食不现实。玻璃也不是大量出售的时机,一旦有人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张旭还没实力保护这份技术,很可能落得身死族灭的地步。

    好不容易捣鼓了两样东西,却只能守着金山光看着。着实让人无奈。

    到底做什么才能赚钱糊口?张旭每日在村里到处闲逛。

    这天上午,张旭在海边看到村里人用简易的渔网在海里捕鱼,每一网下去都能老上几条鱼上来,从不曾落空。

    张旭忽然想起后世的拉网捕鱼来。老家每到快过年了,村里的池塘都会拉网捕鱼,拉网捕鱼简单使用。要知道后世捕鱼量最大最疯狂的也是拉网捕鱼,两条渔船出海渔网,一网拉上来,运气好的时候一次可拉上数十吨。

    捕鱼是一项来钱很快的活。张旭想卖鱼,一半是为了卖盐。腌制过的鱼如果足够咸的话,完全可以充当食盐使用。张旭觉得咸鱼应该很好卖。老百姓买鱼,其实是变相买盐。自西汉起,盐和铁开始官营,加上产量不够,尤其是盐,百姓的摄入两非常少。盐是官营的,寻常人不能光明正大卖盐,可腌鱼不同,再怎么说它还是鱼,只不过是腌制过的鱼,携带了大量盐的鱼,没有法律不准卖腌鱼。

    张家湾在沓氏就像一匹孤狼,没有村落愿意和张家湾来往,独狼想要生存非常艰难,这也是为什么张家湾百余年来越过越差的原因之一。张旭知道张家湾想要过日子,还像往常那样肯定不行,必须要有盟友。一个好汉还得三个人帮,只有有了利益上的盟友,张家湾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而咸鱼就是拉拢东汶和东郭两村子很理想的项目。东汶和东郭两村子也加入这项生意,这样三个村子利益均沾,真要有事也有个照应。

    张旭将这个事和族长们商议,族长们想想也是。于是村长带了张旭一道前往东汶村。

    东汶村的村长人不愿见张旭等人,隔了间房,派下人探听了张家湾的建议,后不屑一顾,村子穷就是可怜,连卖鱼都玩不转,需要找个伴。也难怪百余年村子都只发展成那样。

    张家湾比他们村穷,跟张家湾合伙东汶觉得不划算,张家湾要什么没什么,到头来还是他们出大力气,张家湾在后面捡现成的。

    张旭他们提出合伙捕鱼和卖鱼的计划就被否决了,主事的人都没有见到,气得张旭心里很难受。

    当你弱小时,没人会在乎你,只有当你强大到可以和对方相抗衡的时候,对方才会在意你的想法,才会和你一起做事。谈判想要对等从来都是二者实力相仿的情况下才可以。至于张家湾想要三股里的一股,如果真谈的话,东汶肯定不会同意。

    这就是现实!就像后世的社交一样,穷人就是花再多的精力去参加富人的社交活动,说是多认识几个人好办事,其实没几个人能成功,因为大家不在一条道上,真要是有了困难,人家又怎么可能会帮你?除非你能帮别人还差不多。只有大家在一条道上的时候,你才能得到其他人的青睐。

    东汶这边没发谈,张旭等人只好转去东郭村。东郭村的村长听闻打虎英雄过来了,十分开心。

    东郭村村长得知张旭想跟他们合伙卖腌鱼,甚是诧异。一时想不出为何要合伙。要卖咸鱼有几点他们不能解决,一是捕鱼效率不高,每个村子都有捕鱼的人,每天下海弄不了多少鱼,除去各项开支,能赚到的不多。故而海鱼非常昂贵,自然不可能有张旭所说的那么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