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午出去的时候,张旭发现上午猎杀猎物的地方很容易招来其他猎物,尤其是杂食的野猪,天还没黑,兄弟俩又拖了两头野猪c二只野兔c三只黄鼠狼和一只山鸡回家了。

    帮忙整理鸡毛的妇人们麻木了,弟妹和母亲亦是如此。

    第二天,张旭和张东在家里解剖猎物。三只野猪被逐一分解:前后脚一分为二c排骨一根根分开,脊骨劈成若干小块,分成许多分,每份大约四斤,遇上骨头多的则多搭点肉,将每份用草绳系好放在桶里。

    下午的时候陆续有人过来取肉,每领走一家就让张东把墙上清单上这家的名字划掉,有些过来没领到肉,连猪内脏都没放过,没清洗的猪肠都有人抢。

    之前将绒毛捂住观望的人家终于忍不住将绒毛送到张旭家里来,母亲李氏笑容满面。

    打到猎物后,从雪地里拖猎物回来十分吃力,鉴于此,下午的时候,张旭让张东和小弟弟张升处理猎物,自个拎了一只野猪后腿到七叔家,打算让七叔给自己打造两架爬犁。

    爬犁,又称雪橇c冰床c拖床等。《黑龙江志稿》载:“制如冰床,而不拖铁条,屈木为辕,似露车座低,傍轮前有轭而高,驾以牛或马,走冰上如飞。亦可施帷幕衾绸以御寒。”简单说就是用两根一丈多长的木杆,一端用火烧烤,使其高高翘起,用作辕子。另一端触地平直的部分钉上横杆,加上支柱,做成车厢,可以坐人,也可以装货。有辕有底,无轮毂,靠两根光滑木杆在冰雪地上滑行。可以说,爬犁主要是针对东北地区冬季漫长,道路雪多冰厚这样的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便捷工具,特别是在山高林密,沟壑全被冰雪覆盖的地区,爬犁的使用更为广泛。东北有“十一月,大冷天。跑爬犁,雪炮烟”这样的民谣,非常贴切。

    七叔的木工手艺在三个村庄很有名气,但凡有不会的木工活,到他这里不是问题。人送外号“张鲁班”。张旭把自己的想法跟七叔一说,七叔立马答应帮他做两台,当然一只野猪后腿的报酬是不够的,张旭猎杀了三只野猪的事传遍了全村,七叔也听人说了,是以想在加点。再说,一只野猪后腿确实不够两架爬犁的成本。

    “再加一只前腿。”张旭开出筹码来,心道实在不行再加。自从有了可以抵御寒冷的羽绒服,弄野味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只要野味能解决的事,一切都好办。

    “我要后腿!”后腿比前腿肉多出许多,谁都知道。一头野猪身上的好肉不多,两条后腿已是占去一只野猪相当一部分。本来他还想多要,转念一想,这孩子太傻,全村人都在占他便宜,他还乐呵乐呵地出去打猎,两只野猪后腿早就超出了两架爬犁的造价,想想还是算了,人不能贪得无厌。

    张旭需要能装载四五个人的爬犁,至于具体的尺寸,张旭压根就不知道,但有一点,涉雪高度为膝盖,这样,一般的雪根本不用担心爬犁不能用。

    这难不倒七叔,在他的脑子内早就有了大致的尺寸,父子几各抄家伙在屋里忙碌起来。

    制作爬犁比较容易,比起其他的家具,爬犁只要骨架就可以了,张旭是用来拖猎物的,不需要多豪华,但木头必须要扎实。这时候没有钉子,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衔接全部是榫连接,后世的家具基本都是钉子连接在一起的,相比之下,榫连接更实在,更耐用。

    爬犁翘起的辕比较难做,需要用火将木头慢慢烤热,然后将木头缓缓弯曲成九十度的弧形。而且这个过程很漫长,过急则木头易折。

    一直到天黑的时候,才弯制好一根,另一根七叔他们晚上加班制作,并嘱咐张旭明日早上过来取就是。

    野外的积雪一天比一天厚,早晨起来,外面的积雪有增加了一些。张旭他们早早吃了,全副武装,特地带了一根粗麻绳用来拉爬犁的麻绳,还有绑猎物的麻绳。到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