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章马木匠

    说的是旧时在川渝之地有一个木匠,姓马,这个马木匠可不一般,可以说是个奇人。

    马木匠大约出生在晚清时期的1880年,在少年时便已经艺满出师,年纪轻轻就被圈子内的木匠称为“大木匠”,在当时,马木匠是巴蜀木匠派系的扛鼎之人,他不但年纪轻,手艺高,而且品‘性’好,远近闻名,有口皆碑。

    马木匠年纪轻轻便被人称为大木匠,雇主们异口同声说他的手艺出神入化,而一些同行则说他会鲁班术,关于他的故事和传闻很多,但他到底会不会鲁班术,这却只是人们口说相传,并没人亲眼见到过。

    马木匠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他曾经是晚清重臣李鸿章c张之‘洞’的座上客,为张c李两家祠堂打造过木工,在北洋政fu时期,袁世凯c段祺瑞都曾做过他的雇主,后来的大军阀吴佩孚c阎锡山c冯国璋也曾请他打制过宝座,据说在大上海十里洋场一手遮天的杜月笙c黄金荣都和他拜过把子,川中大军阀刘文辉刘文彩兄弟更把他奉为高宾,让他长期为刘家做长工。

    有这些经历,和近代史上那许多的名人有过‘交’情,马木匠一生完全可以衣食无忧,妻妾子孙满堂,也不用再四海奔‘波’‘操’劳,但他却打了一辈子光棍,而且坚持靠手艺吃饭,一把年纪了还依然拎着木匠家伙事走南闯北,并且特立独行,从不攀附任何一个强权豪‘门’,与他们的‘交’往,仅仅就是雇佣关系,你出钱雇我上‘门’做木工,我完工收钱走人。

    木匠行业有句俗语叫“一个木匠不算木匠”,木匠是需要合伙人或是帮手c打下手的,毕竟很多大工程一个木匠接不下来,另外,很多木匠活也不是一个人能干得了,比如锯木头,一个人可能要锯上大半天,但两个人拉大锯,半个时辰就搞定,再比如造房子立柱上梁,几百斤重的大木头,一个人如何扛得动?木匠一定得有人帮衬,或是学徒,或是其他的木匠,大家一起干。

    但马木匠行走江湖,恁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为雇主造房子,打制成套家具,哪怕再大的工程,比如为军阀修造大宗祠,他一个人干还能保质保量完工,甚至比多个木匠一起干还要快,而且做工更加考究‘精’美。这就是本事,也叫竞争力!

    雇主付他一个人的工钱便能干完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才能做的活,不请他还请谁?为此,马木匠一年四季从不缺少豪‘门’大雇主,雇主们排队等着马木匠上‘门’是常有的事。自然,眼红的同行也不少,但不遭人嫉是庸才,马木匠知道自己会得罪人,却也无可奈何。

    马木匠施工快,不要帮衬,但也有个死规矩,那就是他在雇主家里干活施工时,不许雇主家人看。如果被人看了哪怕是有人悄悄藏在一边偷看,马木匠也总能轻易知晓,并且还能找出偷窥者当场对质,很多人都说马木匠背上长了一对眼睛。

    马木匠干活一旦被雇主家人偷看了,他便会立马收拾家伙事走人,不管活计干没干好,干过的活茬也不收工钱这个规矩他在接活时就会向雇主禀明,绝大多数雇主也都遵照而行,哪怕上述那些权柄滔天的大军阀c大官绅也得照办。

    话说转眼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马木匠六十来岁了,此时的神州大地上,同胞受难,民族危亡,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因为年纪大了,马木匠决定收徒。而得知马木匠要收徒弟,远近跑来拜师的人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但让前来拜师者失望的是,马木匠只收一个徒弟,且要求他品‘性’端正,没心眼儿,不贪财好名。

    千挑万选,马木匠终于收了一个弟子,便是大徒弟罗清宴,家境豪富,喜欢木工,为人稳重踏实。但罗清宴出师后,因为日军侵华,他的家族为避难搬去了香港,罗清宴也随之而去,从此再未回来过。

    然后马木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