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家道败破的凶兆,或写若干年后破产的恶咒,或画枷锁使主人吃官司

    可见,“木工厌胜”的民间信仰和习俗在中国古代相当盛行。所以,为防止木工作祟或无意中冲撞了某方神灵,民间建造房屋大都要施术设祭来防御,如在房基底下埋鸭,“鸭”与“压”谐音,表示压土压邪,称之为压土镇宅等,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防御方法和仪式。

    三c“木工厌胜”的产生根源

    “木工厌胜”是古代的一种行业民俗。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木匠和其他工匠一样由于机遇的难觅和命运的多舛,普遍比较‘迷’信,他们往往求助于冥冥中神灵的保护。于是,木匠通过对祖师的祈祷和祭祀c语言和行为的禁忌c行话和隐语等,甚至借助古代巫术的威力,发明了“木工厌胜”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求得自身的安全和劳作的顺利。

    究其产生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为满足木工们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安全的需要。这是“木工厌胜”产生最直接的原因。由于木工在封建社会中属于下层劳动人民,其经济收入的低下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又致使很多中国人形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所以在对待木工时,即便是他们‘精’心为自家设计建造房屋,有些主家也会在食物或工钱款待上亏待木工。更不用说那些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封建地主或封建官僚家庭了,对以手艺为生的木工更是看不起,而且会很不尊重他们,甚至做出不付工钱等劣行,在很多的民间故事中就有地主虐待木工的说法。木工为了给自己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必要的社会尊重,当然最终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以实现自我生存与发展,于是“木工厌胜”应运而生。这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作为下层社会代表的木匠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安全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张紫晨先生在中国巫术一书中提到关于巫术的原理。他说:“巫术所担负的都是人的现实能力所不能及的事,都是用人们一般生产和生活技能不能控制的事。越力所不能及,越不能直接控制,便越产生出控制的要求,于是便借助巫术来达到这个目的。”对于木工来说,可能也是处于这样的一种心理,他们利用某些巫术原理c巫术观念和手段,尤其是巫术中“变化莫测的心理能量”,创造出了“木工厌胜”这种行业民俗。巫术是外物对人的刺‘激’和这种刺‘激’所引发的重要心理活动及文化现象。人类对外界的感知量和刺‘激’量,一旦转化为‘精’神上的心理量,便在行动上具有直接的表现。原始人群及后来未开化的民族,在对客观的感知上,往往不是一种单纯的感官经验,而是为许多复杂的观念和各种潜意识所笼罩,因此他们感知外物的被动‘性’远远大于主动‘性’。巫术以它所造成的心理上的错觉和幻想,在这认识的被动与‘精’神的主动能动上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被动和主动之间得到了调解。但是,在实际上人的内在世界与真实存在的外部世界,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是无法用巫术来缩小的。“木工厌胜”恰如其分地利用了巫术的这一基本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工厌胜”中的理智并不是来源于实体的客观刺‘激’,而是来自经过心理作用变幻了的歪曲的客观刺‘激’。它所虚构的幻象,是主体以自身的错觉c幻觉及由此产生的判断,从而代替了客体的本质。古代木工利用人类对巫术力量的恐惧和信仰,从而创造出了具有神秘‘色’彩的新型巫术形式行业与巫术结合的“木工厌胜”,自此木工这个行业开始‘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出现在世人眼中,也赢得了别人的“畏惧”,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请木工作活的主家们。于是相应地出现了一套款待木工的礼仪,如请木工为自家盖房,第一餐款待的菜肴中有一个必须是白糌‘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