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少官员,他们也基本能够做到勤政和节俭,这对当时经济的恢复,尤其是农业的发展颇有好处。

    文帝对农业非常重视,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了劝农耕种,他在春日亲自扶犁耕地,以作表率。他还采纳晁错的建议,允许天下人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者用粮食来赎罪,大幅度减轻徭役,并在公元前167年,即文帝十三年,免除了农民的赋税,赢得万民称颂。

    当时,南方有一个南越郡,统治者是赵佗,原是秦始皇派过去的官员。西汉初期,刘邦尚没有力量降服赵佗,就采取了缓兵之计,封他为南越王,让他治理南越各部。吕后当政时,既收复不了南越,又想制裁南越,就下令不准向那里输出铁器,卖给他们的马c牛c羊等都是公的,没有母的,想让南越的生产资料“绝后”。赵佗见吕后如此行事,干脆宣布独立,自称南武帝,并派兵攻打长沙郡。吕后多次派兵镇压,都被赵佗打败。

    到文帝执政时,他提笔给“老赵”写了一封信,表示要和平解决南越问题。他命人跑到赵佗的老家河北,修好了“老赵”家的祖坟,这使“老赵”大为感动。然后文帝提出条件:只要赵佗取消帝号,就恢复他南越王的称号,依旧让他负责当地政务。

    这样一来,当文帝派出的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来到南越的时候,赵佗就很配合地归附了汉朝。你看,汉文帝就是这样子,用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厚道”,用从老子那里学到的“不争”,用一封措词委婉c充满真诚的信,不费一刀一枪就解决了大问题,避免了一场战争。

    对于北方的匈奴,他采取的办法也是“不争”,即“和亲”,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王,还将内地人口迁往边疆,发展当地经济,保证边疆的兵力补给。

    古代的刑罚中有多种肉刑,譬如割掉人的鼻子c砍去双脚c破坏生殖器等。而连坐法最不公平,一人犯罪,其家族成员一起受罚,或被处死,或沦为奴隶。文帝天性仁厚,他认为连坐法不合理,应该废除。

    可是,大臣陈平c周勃不同意,说:连坐法是平民之间相互制约和杜绝犯罪的最好的法律,历朝历代沿用,怎能废除呢?但文帝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陈平c周勃只好执行,将连坐法废除了。文帝还说:“肉刑太残忍,改为笞刑和杖刑吧。”于是就改了。可是,执行笞刑和杖刑的人,往往下手太重,经常把人打死了。文帝知道后,说:一次打300下甚至500下,量刑太重了,打十下也就行了,不要打死人。

    文帝当政期间,以他的仁政,使社会稳定c经济繁荣,为他的接班人景帝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自己也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可是,优点再多的人,也会有缺点。文帝喜欢男宠。据史书记载,他的男宠有3人,一个是赵谈,一个是北宫伯子,另一个是邓通。赵谈与北宫伯子都是宦官,他俩与文帝的“爱情故事”不多,且撇开不谈,这里单说说邓通。邓通出生于蜀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那里出美女也出美男,邓通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貌美如玉。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登天,却怎么也登不上去,正着急时,来了一个美貌少年,扶着他一步一步登上了天。文帝很感激这个少年,就在梦中记下了他的模样,对他的美色十分动心。

    梦醒之后,文帝抚摸着面颊,感觉那少年的衣带还在面前拂动。不久,文帝巡游时遇到邓通,一看邓通的模样和衣着,与梦中的少年一模一样,特别是他的名字“邓通”,不就是“登通天路”的意思吗?文帝大喜,将邓通带回皇宫,从此与他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并封邓通为上大夫。

    汉初,人们都很迷信,对相士十分崇拜,文帝就召来一位有名的相士,为心爱的邓通看相。出乎意料的是,相士居然说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他日后定会因贫困而饿死。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