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集中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精英的政治协调委员会,对外名义上与两院制国家如英仙联邦的参议院对等,但其实际作用却仅相当于一个高级顾问机构。

    所有这些政治建筑都是建立在一个奇怪的基础之上——没有政党!帝国宪法规定境内不允许任何政治团体的存在。国民的政治诉求只能以个人名义自发实现。公民对政府不满,可以上街游行,可以到枢密院大楼前抗议,可以到国民议会发表演说,甚至可以到仲裁委员会控告政府,但所有这些行动只能由本人一个人去做,不可以发动和串联其他公民一起去。

    除了对选举舞弊举报可以进行联署外,公民在政治上几乎就再也没有联署和串联权力,所有合法的政治斗争都有严格限定在个人层面上,只能是“一个人在战斗”。

    因此,在联邦许多人眼中,新罗马帝国是一个充满与独裁特色的集权主义国家。就连帝国境内一些激进的民主人士也将帝国制度斥责为“人类历史的逆流”,而与之相对的联邦民主制度则成了“人类历史的潮流”。

    可就是这一逆一潮的不断壮大发展,最终促使了跨越上万光年的星际争霸战争持续了两个世纪后终于迎来了完结。原本政权林立的银河系第二象限英仙旋臂星际,如今统合成两个星际国家――新罗马帝国与英仙星际联邦。

    中央集权制度的新罗马帝国治下的行星主要分布在英仙旋臂相较而言靠近银河中心的内段,三权分立制度的英仙联邦治下的行星则分布在旋臂的外段。

    双方以日心银河系坐标系统一百度线为界。因为这条线上宽达约一千光年的空间里新生的恒星和星云密布,而且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天体。这里既无合适的适居行星,对星际航行与移民也构成严重威胁。

    这条线称为一线,而其所在星际空间宽度接近一千光年c充满了危险的地带成了英仙旋臂星际人类世界的鸿沟,就如古代的楚河汉界c三八线。

    帝国与联邦两国虽同种同源,但却因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而水火不容。双方的国民和政府都认为自己才是继承地球文明的正统,都认为对方应当归顺于自己。结果谁也没能说服谁,只能诉诸武力。

    原本纷乱的争霸战争也就逐步演化成两大星际强国的对抗。

    即使两国中间隔着宽广c荒凉c危险的星际边境,野心的膨胀仍然没能被阻隔。

    当帝国与联邦都扫清了各自境内的异己势力后,在公元2889年基督教圣诞节,双方的边境巡罗舰队在一线附近帝国境内的“郑和”恒星系统发生武装冲突。这场大规模的舰队冲突最终演变成一场全面战争。

    “郑和”星域冲突后,当时主政联邦的总统荣光辉和他的内阁,坚信凭借联邦强大的实力足以一举吞下帝国的五千光年江山。在公元2890年元月,联邦派出了奥斯卡·罗延塔尔五星上将率领的联邦国防军主力舰队,飞越一线,企图以钳形攻势突击帝国首都“新拜占庭”行星。

    面对来势汹汹的联邦军两万艘星际战舰,处于劣势的帝只能坚辟清野c诱敌深入。直到“新拜占庭”行星附近,由杜义敏元帅指挥的帝国舰队才利用“喜玛拉雅”恒星产生的耀斑进行掩护,发起“喜玛拉雅”星域会战,将联邦舰队各个击破。号称一代名将的罗延塔尔五星上将光荣牺牲。

    至此,战争的天平倒向帝国。可是帝国的元老们此时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急于消灭联邦,一统英仙旋臂星际。在元老院的督促下,杜义敏元帅亲率一万艘战舰反击到联邦境内。

    联邦天才的指挥官粟瑜脱颖而出,带领从帝国境内落败而归的联邦舰队不断袭扰入侵的帝国舰队。

    由于这场战争最关键的阶段是在两位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主帅之间展开,故而被后世史学家称为“中国将帅的决斗”。

    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