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捷报,代州已下。”
奏本呈上来,赵光义的笑容凝固了,继而化作惊讶,最后将奏书撕了个粉碎,说:“小小代州攻打了三个多月,还拿不下来,损兵折将,还要朕增兵,真是岂有此理,郭守义当年也是一员猛将,朕见他智勇双全,才用它攻打代州,没想到是草包一个。”
众臣见赵光义发怒,都不敢作声。
赵光义问:“你们谁去替代郭守义,朕就不相信那代州是铜浇铁铸。”
宰相赵普说:“代州久攻不克,是因为那里有刘继业把守,臣有一计,可不废一兵一卒拿下代州,皇上还可以得一员良将。”
赵光义忙问:“何计?”
赵普说:“臣素闻刘继业忠心耿耿,宁死不屈,皇上可令刘继元到代州劝其投降,则代州不攻自破。”
赵光义大喜,遂令刘继元前往代州劝降。刘继元修书一封,郭守义陪同刘继元到城壕边喊话,并亲将书信射入城内。刘继业得书跑上城楼,见到刘继元便遥想跪拜,悲恸失声。
次日,代州城头竖起了降幡。刘继业打开城门出降,君臣相见,抱头痛哭。
刘继业泪流满面,说:“都是臣无能,让皇上受委屈了。”
刘继元说:“这岂能怪兄长皆赖兄长浴血奋战,忠心报国,汉才能苟延至今日,但天命所属,非人力能挽。你我今后同做大宋臣子,为大宋效力,你我君臣缘分已尽,但兄弟情义尚在。日后,将军若认我这个兄弟,就时常来看看我,我就心满意足了。”刘继元说罢嚎啕大哭。
刘继业也哭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应着。
刘继元说:“兄长现在已归大宋,昔时,所赐的姓氏,就免用了,还是恢复本姓吧。”
杨继业说:“悉尊皇上旨意。”
刘继元忙说:“兄长不可再叫我皇上了,我现在被封为彭城郡公,兄长就叫我郡公,干脆叫我继元弟,还显得亲热些。”
二人哭了好久,刘继元携着杨继业同登他的马车来到太原赵光义的行营。
赵光义见了杨继业,大喜,起身相迎,杨继业跪在丹墀之下,口称:“罪将杨继业见过大宋皇帝。”赵光义忙令平身,他注视杨继业良久,说:“真是朕梦寐以求的良将。”忙令人赐坐。
杨继业但立于丹墀之下,不肯就坐。
赵光义问:“爱卿如何不坐?”
杨继业道:“我主没坐,我如何敢坐?”
赵光义笑道:“真忠义之士。”忙令人给刘继元搬位过来。
杨继业等刘继元落座之后,方在他的下首坐下。赵光义见了又是一番感叹。
杨继业说:“臣放下兵戈,归降大宋,理应为大宋尽忠,但臣有三个请求,请皇上成全。”
赵光义说:“爱卿有话,尽管直说。”
“第一善待我主。”
“这个自然不在话下,朕已令人在汴京修建一区大宅,仿照太原皇宫式样,让彭城郡公在那里安享清福。”
“第二汉室宗庙不得损坏,得派人看守。”
“此事简单,爱卿只管放心。”
“第三臣留念故土,请皇上准臣留在山西。”
赵光义沉吟一下说:“这有一点不好办,朕欲重用爱卿为国出力,卿在这偏僻一隅,岂不是屈了爱卿大才。”
杨继业说:“臣不为高官厚禄才投降大宋,臣情愿解甲归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宰相赵普忙说:“启禀皇上,臣想杨将军在山西也好,杨将军在山西土生土长,谙熟山川地势,风土民情,又深得山西百姓爱戴,以杨将军驻守山西则我国北方无忧矣。”
赵光义说:“如此甚好。不过朕还是想在京城建一座宅院,爱卿若不嫌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