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管孙元化没有直接参战,但在战后袁崇焕没有忘记为他请功,他被官升一级,并且得到十二两银子赏金。那门威力最大的佛朗机,也受到敕封,被封为“神威大将军”,受领锦袍一袭。

    而且,孙元化关于现代化火炮的建议得到了重视,大明在京城办起了一座规模不大的新式火炮铸造厂。为此,孙元化还专门邀请了精通火炮制作的传教士汤若望,作为该厂的顾问。由此,他和汤若望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他们的精诚合作,使得明军的火炮制作有了质的飞跃。

    自宁远大捷后,孙元化深得重臣孙承宗的赏识,不断受到提拔。而在这一期间,他的老师徐光启却被下放去主持屯垦,徐光启是东林党的同情者,但对东林党人那种偏执过激、拉帮结派的行为也不赞成,所以一直和东林党人保持距离。魏忠贤误以为他受到东林党人的排挤,予以拉拢,给他加官晋爵。但他不肯同流合污,这就激怒了阉党,遭到下放。

    这一时期,孙元化在孙承宗的重用下,面对骁勇的后金铁骑,创造了步炮协同的战术,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取得了驰救开平、收复建昌的重大胜利,他也因功升至兵部主事。

    崇祯皇帝继位,很想当个中兴之主,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的阉党,大量起用东林党人入朝为官,同时也重新起用了辞职回家的袁崇焕;孙元化也得到重用,升至登莱巡抚。

    登莱地区的战略地位,对大明异常重要,它是紧靠渤海湾、毗邻京畿的要地,海湾对面就是后金的辽东。谁控制了这块要地,谁就能控制京城。所以这儿一直驻有重兵。孙元化到任后,立即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装备的改造上,进口和自制了不少新式火炮。同时,他还邀请了葡萄牙籍的教练训练他的部队。他还具备战略眼光,增添了不少配备西洋火炮的新式战船。他在驻守山海关时,曾对祖大寿说过,如果能在登莱训练一支装备火炮的新式舰队,时机成熟时,配合关东铁骑,从海上对辽东予以夹击,就可以一举平定后金。然而,孙元化的宏伟规划和强军之梦,很快就被击得粉碎,以悲剧收场——因为袁崇焕错误斩杀了毛文龙。

    袁崇焕无疑是明朝优秀的统帅,练就了一支军纪严明、能征善战的辽东野战部队,此举证明了他的治军之才。但他致命的弱点,是胆子过大,急于求成。

    袁崇焕为了表达先皇知遇之恩,提出了五年复辽的不现实的激进计划。崇祯皇帝和袁崇焕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赐给他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袁崇焕就是用这把尚方宝剑,杀掉了尾大不掉的皮岛守将、平辽总兵毛文龙。

    毛文龙年轻时从军关东,因为骁勇善战而受到统帅王化贞的赏识,提拔为“游击”。王化贞兵败努尔哈赤,全军覆没,毛文龙带着二百多人败逃到鸭绿江口的皮岛,很快以帮会手段把部队扩展到两万多人。他经常对后金进行骚扰,甚至一度从后金手里收复了辽东的军事重镇镇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对于善打游击的毛文龙束手无策。毛文龙以此成了独霸一方的土皇帝,这支部队也成了他的私人武装,根本不听明朝调遣。

    袁崇焕镇守宁远遭到围困时,毛文龙非但不肯出兵增援,而且趁机走私,虚报战功,骗取军饷。袁崇焕有自己的考虑,按收复辽东的计划,他要把皮岛的守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形成对后金的夹击之势,极其果断地私杀了毛文龙。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却并没能控制皮岛。他不了解毛文龙和部下的关系,他们绝非上下级那么简单。在毛文龙的部下看来,袁崇焕杀的不是一个犯错的上级,而是为他们着想的干爹和大哥。虽说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按时发给军饷,但袁崇焕切断了走私的途径,那点军饷岂能和暴利的走私相比?所以没过多久,皮岛就发生哗变,一部分人叛逃后金,一部分人离岛流窜成了海盗,以致解除了皇太极的后顾之忧。后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