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旅行之中,几乎同车的人们都混成熟人了,经常聊天,偶尔打个牌。!fh这时杨卫宁也了解同团的其他几个人。一个是腾飞,其早年曾在法国留学生,曾经参加过一战,当时只是一个机械修理工,后来娶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法国女人。结果娶了一个非常迷人的老婆之后,他也不敢回国了,因为家教森严,绝对不会让他娶白种人的。后来他在法国的生意做不下去,处于经济破产的步位,幸好经友人介绍,他到了东北,进入沈阳兵工厂混饭吃,也是国内少有的内燃机方面的专家。
另一个是张志富,字嘉泽,东北师范毕业,出身于中产家庭,是家没地位偏房的小儿子,为了逃婚自己跑德国学习设计制造,有点后世宅男的形象,虽无不良嗜好,但不会做人,更不会说话,只会说难听的实话,每次总会说实话而伤害别人。这一点确实为招人喜欢,但是技术方面确有水平,特长是逆向工程,任何机械,只要看一下,他就能弄明白,属于无视知识产权的山塞行家,参与过国产装甲车的设计工作,前段时间又去日本工作,如今是国内少有的坦克装甲方面的设计人员。fh
除了打麻将与聊天之外,看书也是一项不错的打发时间方式。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带多少本书,所以大家就相互交换书,不过杨卫宁没敢把手中的东西借给别人看,因为那是王博新让人给他送来的资料。这些资料也成了他打发时间的好东西,只不过许多东西看过之后,他要烧掉,毕竟有些内容属于机密,绝对不允许泄漏,因此看过之后,必须烧掉。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王博新真是会坑人,不仅日本人,连红色邻国也没少被他算计,最有意思的当属债务问题。
一战时期以及内战时期,沙俄及流亡政权为维持运转及需求,需要从中国获取大量战略物资,当时最简单地方法就是使用纸币进行采购,随意大量印发卢布纸币,非常坑害中国人,因为这些纸币根本无法兑现,尤其是当沙俄灭亡之后,这些纸币就变成了废纸。
王博新知道历史的结局,也许无法避免此事的发生,但是可以想法让损失降低到最低,于是他想尽方法,把这些纸币换成债券,当时看似损失很大,可是事后发现这是高名之举,不仅减少了损失,而且给对方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王博新当然不会放过利用这些债券的机会,先找沙俄流亡政府的麻烦,再找苏俄政权的麻烦,要求对方清偿,制造出一个不小的旧债问题。
后来的双方贸易中,更是玩了不少手段,利用汇率变化,结算方法变更等,加之对苏俄的出超地位,又制造出一堆的新债。这旧债加新债,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麻烦,每年双方都会因债券问题发生点外交事件,不是抗议,就是争吵,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双方关系不佳,甚至有点敌对。
如今看了王博新提供的资料,他发现双方的关系远比以前想象的更为复杂,也不是只有对抗,也的不少亲密的合作。
实际上,双方的主要联系在教育及贸易方面。北京系长期派遣各类人员到北方邻国学习,此事对外被有意淡化,公布的派遣人数仅为实际的三分之一,论人数为仅次于日本与美国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
苏俄非常欢迎来自奉系派来的人员,无限制接纳,提供了各种方便,学费减免,待遇优厚,这可不是什么友好的表现,而是想借机进行政治宣传,进行思想渗透,意图扶植亲俄派,这一目标虽尚没有达到,但留俄系确实已经兴起,有追赶留日系的架式。
中国北方的政治及社会特点与南方有所不同,这令北京系派去的人员不仅拥有相当强的政治反染色能力,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们与留俄的其他中国人争端不断,文则辩论,武则打架,着实让苏俄方面头痛不已。
双方在经贸方面的联系也相当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