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双方的贸易额一直增长,苏俄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理论上的第二海外大投资者。之所以说理论,主要是把中东路的资产也算做投资。
除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外,双方还有一些不方便示人的贸易活动,此类活动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名子好听一点,叫转口贸易,也就是说利用各自的优秀,为对方提供代购服务,让对方可以获得价格更便宜,或者不易获得的物资。二类,名子不好听一点,叫投机倒把,比如:把东北大豆转运到欧洲,把欧洲的机械等转。三类,名子难听一点,叫走私,不通过海关,直接进行贸易。为此双方都成立了多家专门贸易公司,
由于中国的海关实际上由西方国家控制,关税政策无论是制定,还是执行,都不会把中国的需求放到第一位,更不会考虑地方势力的利益,各方势力参与走私也就成为很正常的事情。
由于这些不方便示人的贸易属于高润的,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参考者,比如:奉和会社,可谓各派势力全有涉足,不过涉及到“利”字,那么事情就复杂了,可以说合作最好,争斗也最多的。
王博新提供的资料中,提到了许多各方如何相互算计,如何占便宜的事例,其中不少事例可以当笑话看,确实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
不过双方关系也确实有点问题,那就是经热政冷,双方在政治上距离相当远,毕竟双方的各类争端也不少。应该说,双方的关系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官方没有直接的联系,许多工作实际由半官方机构完成。目前的合作只是各有所需,相互利用而已,双方在在合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争斗,相互算计的事更没少过。
当然了,双方也多次试图调整关系,至少想缓和这种局面,不过努力的结果都是失败,双方的分歧显然太大,谁也不想轻易让步。这边对于蒙古与政党问题火冒三丈,那边对于白俄问题咬牙切齿。
比如:前些日子,对方就利用哨兵潜逃事件,约了王博新到哈尔滨秘谈,所图的不过是想找个机会,谋求双方关系的改善,甚至建立更广泛的联系,结果双方差一点吵起来,这也许是王博新没有提及此事的原因吧,双方各自的要求令对方都没法接受。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