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子李弘冀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九月死于东宫。死状是那样惨不忍睹,死因是那样的玄乎。太子李弘冀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死了,他的死因仍然是个迷,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虽然他是拔剑自杀,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太子李弘冀处心积虑c费尽心思想要登上太子之位,为了这个储君之位他更是不折手段,为了皇位他怎么可能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再说李弘冀也不是一个轻生的人。只是在太子的死亡现场,看到他曾经挣扎过的痕迹,一个自杀的人又怎么会挣扎呢?有人说,他是被他叔父齐王李景遂的鬼魂给杀死的。太子李弘冀好不容易登上太子之位,篡权的阴谋已经得逞,结果却杀死了自己的叔父。元宗皇帝为了惩罚他,废除他的太子之位,将其软禁在东宫,这才让太子李弘冀的精神失常,脑子里面产生了很多幻觉,半夜三更总是莫名其妙的看见齐王李景遂的鬼魂,还被李景遂那凄惨的索命声给吓的三魂不见七魄。本来被废除太子之位的李弘冀已经感到一阵失落,但现在被他害死的叔父李景遂的鬼魂又找上门来索命,意志消极的李弘冀在叔父鬼魂的叫嚣下,这才迷失了心智,作出了自杀的行为。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太子李弘冀终于遭到了报应。元宗皇帝对太子的突然死亡,既感到难过,又觉得他是死有余辜。难过是因为他的儿子一个个离他而去,活在世上的皇子却剩下不多了,但是他毒害自己的亲叔父,这实在是天理难容c人神共愤,确实该死。元宗皇帝李璟体力日衰,即位以来南征北战c日理万机,精力早就消耗殆尽,再加上这次后周世宗皇帝御驾亲征大举进攻南唐,元宗皇帝李璟被迫向周称臣,可以说李璟已无力再统领南唐,知道自己气数将尽,已逐渐萌生退意之心。于是,元宗皇帝李璟便开始在心中酝酿太子人选,这个人必须要是德才兼备。他反复思量c斟酌,可以说为了苦思太子人选,李璟这段时间是寝食难安,茶饭不思。太子是储君,是后继之君,万万不可有丝毫马虎,李璟深知这其中的利害。上次就因为错信了李弘冀的为人才酿成了血案,所以,这次要慎之又慎,绝对不可以再重蹈覆辙。元宗皇帝反复的思量,在活着的这些皇子当中,只有皇六子李从嘉绝对符合他的要求,要才华有才华,要人品有人品,尤其是在皇长子李弘冀和齐王李景遂争夺皇储期间,他曾多次向元宗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迹,表明他对皇家内讧的厌倦之心,结果为了逃避政治阴谋,他曾携家带口游离于山水之间。对于这点,元宗皇帝李璟是非常欣赏的,一方面是因为李从嘉有菩萨心肠,另一方面是他对皇位对权势全然没有兴趣,正因为这样,李璟才十分看好。虽然李璟是皇帝,但是皇帝做决策也不能一意孤行,更不可独断专行,他想立皇六子李从嘉为太子,但还是要征求文武大臣的意见。元宗皇帝李璟怕立皇六子李从嘉为太子会有人反对,于是,他绝对先放出口风,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口气。

    就在太子李弘冀去世不久,一日早朝,元宗皇帝坐在庙堂之上和大臣们商讨完国事以后,在龙椅上犹豫了一下,一筹莫展望了望殿上的大臣,道:“诸位爱卿啊,太子在不久前突然因病去世,朕深感痛心!但太子是国家储君,太子之位不能空缺太久,恐迟则生变,朕都这把年纪了,若不及时立太子,朕担心朕的那些皇子们又要为了储君之位而兄弟相残了!太子一日不立,朕都无法安心,诸位爱卿以为朕该立谁为太子比较合适呢?”

    大殿上的大臣们对元宗皇帝这一决定开始议论起来,都觉得皇帝此时另立太子太过于突然。一些谄媚之臣知道皇帝心中恐怕早已有了合适的太子人选,只是今天不是来让他们帮忙选择的,而是来试探大臣们的口气,看大臣们都支持谁。于是,这些奸臣便都开始偷奸耍滑,唯皇帝意见是从。大臣们都知道,皇帝李璟心中已有合适人选,只是探探他们的口风,看是跟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