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既是李唐皇室的喜庆之年,又是他们的沮丧之年。喜庆之年是因为六皇子李从嘉的长子李仲寓在这一年出生,南唐后继有人,李从嘉做了父亲,李璟也做了皇祖父。但是,又是南唐皇家的悲剧之年,同年,后周开始对南唐兴兵犯境。南唐王朝在元宗皇帝李璟执政的后期,国力日衰,可能是因为官员奢靡贪污成风所致。晚年的李璟也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只想将南唐江山延续下去,苟安于江南一隅。虽然也曾有过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但是,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想的要一统天下还世间一个太平,实际行动却与心中所想背道而驰。这些都是源于人的性格,南唐烈祖皇帝迷信仙道,一心想要得道成仙,最后却误食丹药而死。元宗皇帝虽有大志,有创建太平盛世的决心,但却又极度奢侈,就连他自己也管不了自己,他也想收敛,却怎么也收敛不了,奢侈似乎成了他的一种习惯。这些都是人性上的弱点和缺陷,所以人无完人。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年),南唐元宗皇帝李璟面对南唐国内忧外患,决心中兴南唐,故次年,也就是公元958年改年号为中兴元年。不改中兴倒也罢了,说来也怪,就在南唐改年号中兴元年的这年后周开始对南唐用兵。大军压境,南唐似乎濒临亡国。元宗皇帝被迫只好和后周求和,向后周称臣进贡,这还不算,还强行让南唐削去年号,帝号,沿用后周的年号,元宗皇帝李璟也是从这一年被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承认后周是正朔,正式成为后周王朝的附属国。虽然这些条件对南唐来说不算什么,无非是一些虚名而已,但如此一来无疑于亡国大耻。后周开出的这些条件,对南唐国不造成实际影响,只要不是赔款割地,但对当了这么多年皇帝的李璟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作为一国之主对南唐国上下臣民也无法交代,自己的国家成了别国的附属国,成为他国的奴隶,南唐国的那帮爱国的子民会怎么想?然而,这总比直接亡国要强多了。

    公元958年,正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位,李璟在政治上输给了周世宗不算耻辱,他虽然是英雄,但周世宗亦为豪杰。这叫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周世宗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他虽然在位仅仅只有六年时间,即公元954年至公元959年在位,但在位期间政绩卓然,南征北伐,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周世宗柴荣祖籍邢州尧山柴家庄,父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豪门望族,周世宗柴荣年轻时随商人颉跌氏到江陵贩卖茶叶,当时就对社会的弊端有所体验。史家对他形象的评价是:“器貌英奇,善骑射,略同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柴荣不仅是周太祖郭威的侄子,又是他的养子。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去世,作为郭威侄子和养子的柴荣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显德元年。周世宗继位以后,大兴改革,励精图治,迅速恢复中原地区经济。南征北伐,为迅速歼并藩镇割据势力作出巨大贡献,北伐契丹,收服二州三关,为统一南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军事上,周世宗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检阅禁军,淘汰老弱,选留精锐,招募天下壮士,选取优异。在政治上,周世宗严禁贪污c惩治玩忽职守之官吏。在经济上,周世宗停废赦额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招民开垦逃荒户田;颁布《均田图》,均定河南等地六十州的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此外,还扩建京城开封,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遗书,雕印古籍等。总之,关于周世宗柴荣的政绩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他算得上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六年却政绩不婓。

    从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起,周世宗柴荣开始了他的讨伐大业。第一个被讨伐的国家是后蜀,陆续收复秦州c凤州c成州c阶州四州,此后曾三次讨伐南唐,而且周世宗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