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用工业紧缩,军食需求大增,所以不能像战前那样把面粉源源运来中国。这样,国内市场上就出现了对国产面粉的迫切需求。更为有利的是,大战进行期间,各国还反过来向中国购买面粉。

    最初是俄国,其后英国c法国c菲律宾c南洋各地,甚至日本都成为我国面粉输出的对象。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促使面粉厂迅速增加。随之,面粉行业中出现了兼并的现象,例如资力雄厚的荣宗敬c荣德生系统的面粉厂,在1914年以前还没有收买或收租其他小厂的情形,到1914年后荣氏面粉业中收买和租用其他小厂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到1917年竟达到40以上。这种资本集中的趋势,也是商人“黄金时代”的重要表象。

    在“黄金时代”,一些原来已有相当基础的轻工业,例如丝织业c毛织业c火柴业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战前没有的或很微弱的轻小工业也因洋货入口减少,应运而生,例如针织业,过去一直为德国货所垄断,大战后德国货进口锐减,我国的针织厂才次第兴建起来,其中仅仅袜厂,1916至1922年间就开办了10家。此外,我国的民族搪瓷业c玻璃业c橡胶业等也是在此时创立起来的。民族资本的轻工业门类渐趋齐全,应当说也是“黄金时代”的一个表象。

    对于商人“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一般论著都将其归结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提供的契机。孙死后,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黑暗时期,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又迅速恶化了。所以民族工商业的“黄金时代”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经济上的自主,势必会带来政治上的自主,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黄金时代”商会领导权从绅商转移到企业家的手中,这一过程正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进入“黄金时代”后,资产阶级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投资于新式企业的工业资本家迅速增多,这就势必导致商会领导权的变更。在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这一演变最为明显。从一定意义上说,绅商一代人借助于上海总商会这一活动场所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启动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气氛。

    商人“黄金时代”的降临与传统权力结构松解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对经济的失控,给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私人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其理由有三:第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国内统一市场,而这在军阀割据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黄金时代”一方面是国家资本相对停滞,另一方面是私人资本一枝独秀。私人资本多在轻工业c加工工业,而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基础工业c交通运输业则由于国家资本力量的薄弱和政府干预力的削弱而没有取得相应发展,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使私人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了后劲。第三,1922年,世界资本主义已逃出或正在逃出战时所陷入的危机,纷纷叫唤要“回到市场”,重新布置向中国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业的发展就遭到重大的打击,战时暂时取得的一些市场纷纷丢失,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开始由停滞而走向下坡。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代表本阶级利益的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自己在“黄金时代”已经取得的成果,而在军阀政权下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于是资产阶级和军阀政权终至反目。1926年北伐战争的部分起因,就是力量膨胀的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政治上要求自己掌握政权。换句话说,就是要将商人的“黄金时代”延续下去。但是,国民革命的失败,宣告了商人“黄金时代”的结束。

    国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