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来, 我总是会做着相同的梦。只是三年前的时候,看见他的身影我总会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抱着他不停地问, 你怎么回来了?而在三年后的今天, 在梦里看见他我已变得非常冷静,会不断地让自己清醒, 这只不过是个梦, 可眼泪会止不住地流,直至我醒来。”
在男性导演占据大半江山的华语影坛中,却有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导, 以自己细腻真诚的风格立足于世,成为华语影坛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
她的名字,叫做许鞍华。
在她的电影世界中,没有呼天抢地, 没有声泪俱下, 没有超然物外。她的镜头总是对着普通人, 但她又拍得不普通,以至于人们仿佛能真切触碰到镜头中的寻常巷陌,看清每一个小人物的五脏六腑。
她就像一个放大镜, 将许多平常人生命中的疼痛放大,并以平静的近乎残忍的姿态告诉观众,这便是人生。
关锦鹏,则是许鞍华的学生。
他曾在《投奔怒海》c《倾城之恋》等多部电影中,担任许鞍华的副导演, 无可避免的,他的影像风格也向自己的老师贴近,拥有着一种类似于女性导演的温柔委婉的触感。
在影片的结构上,两人也不谋而合。他们的电影中从来没有累赘的桥段,无关的镜头,字字珠玑,干净利落。时间的跨度,空间的纠葛,不过是他们随性而为的铺垫。
《蓝宇》的剧本上只署着魏绍恩的名字,实际上,不光张永宁,连关锦鹏在剧本中亦有所贡献,并使剧本的对白与构造带着独特古典气息的关氏韵味。
平凡的场景,寻常的天气,对应的是不太平凡的主角,非同寻常的故事。刺痛,背叛,误解,爱,那些细细星星的片段与情绪,将整个故事浸在一种冷冷的光感之中。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光是名字便极有寓意。捍东,捍卫东方,象征着力量与征服,用属于男人的力量吞噬一切,粗犷而彪悍,一听就是个宇宙第一总攻。
而蓝宇呢,你试试看念这个名字。首先是蓝字,音调上扬,舌尖微微上翘抵住上颚,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而后是宇字,嘴唇合拢收缩轻轻发音,一切归于平静,温柔而缱绻。
《蓝宇》的故事起源于一场寻欢,一切的开端,时间的节点都位于198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
“酒准备好了没?”关锦鹏问道,他的声音很轻,不过房间里的人都能听清楚。
道具组的人拎着两瓶黑方走了过来,放在关锦鹏面前,“导演你瞅瞅。”
关锦鹏对于能够营造时代感的各种小道具都分外认真,就比如说眼前的这两瓶黑方,都不知道更新多少代了,现在酒吧里哪还有八十年代的黑方酒啊。这两瓶是专程找收藏酒瓶的人借来然后装上酒的,拍完戏还得给人还回去。
“好。”关锦鹏仔细看了一会,觉得没什么破绽,就把酒瓶子还了回去。
向的电影,与晋江的小说区一样,大多主受,以攻的视角开展故事的寥寥无几,而《蓝宇》却恰巧是其中的异类。
小说的原作便是以陈捍东的视角揭露整个故事的,电影也不例外,《蓝宇》的第一场拍摄,是在一家台球酒吧里。房间内的音乐c灯光以及整体营造的氛围很有迷离感,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看就是寻常人消费不起的高档场所。
这里是帝皇台球房,京城的乐园,陈捍东一直很喜欢这里,宽敞透气,人也不多,更重要的是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见不着那些不三不四的混混。
《大海啊故乡》在背景中缓缓响起,这是一首极有年代感的老歌,在八十年代很受欢迎。关锦鹏曾想过放崔健的《一无所有》,思考再三后,最终还是换成了这首歌。
待所有人都准备就绪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