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如禾如稻与如蒿如草”2

    赵春晖知道在自己的家里,父亲赵文广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例外。

    因为在那个大集体几乎没有粮食可分而经常有人饿死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两三年,为了一家的生计,父亲赵文广用他的那双粗糙的大手日以继夜地搓神香,然后挑到集市去卖。可是那一点点微薄的收入也难以买到当时极其珍稀的粮食,一家人依然是食难果腹。

    惊蛰之后不久的一天中午,尽管有太阳照着,可是青龙河水还十分寒凉。父亲赵文广带着九岁的赵春晖和十三岁的赵春晖的哥哥,来到流水汤汤的青龙河边。

    父亲先是领着他和哥哥去捡来许多枯枝,用手捞了一些枯干的茅草和树叶,用火镰撞击火石崩出的火星燃起一堆火。然后父亲脱下身上补丁摞补丁的衣裤,只穿一条陈旧的短裤小心翼翼地进入那还寒凉的青龙河水,然后缓缓地把头也进入水中在水里消失了。

    流水汤汤的青龙河面上消失了父亲的身影之后,赵春晖和哥哥怅然若失,生怕他们的父亲对他们从此撒手不管。好久好久,父亲从那寒凉的水里冒了出来。可是赵春晖和他的哥哥失望地看到,父亲除了十分疲倦的喘气,一无所获。

    看着父亲那瘦瘦的脸,赵春晖知道,他的父亲以前的日子不是这样的呀。他不想让父亲再冒险地进入那青龙河水中了。因为那样太让他牵肠挂肚了。

    赵春晖说:“爸爸,你上来吧。水里太危险了。”

    哥哥也说:“爸爸,你上来吧,水里实在太危险了。我和弟弟去山上寻菌子,扯笋子。”

    父亲摇了摇头:“寻菌子的人太多,笋子只怕是也还没有出来,一家人没有东西下肚,只怕是一天也熬不下去啊。”

    父亲在河边一边蹚着水一边仔细的观察着。走了好远好远的一段以后,父亲又潜入到了水中去。因为虽然下了一段时间的雨,但还没有发起春水。看着青龙河水缓缓流动,耳中听着青龙河水溅溅长鸣,赵春晖觉得,父亲进入河水中几乎像捱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好久好久,父亲的头终于从河水里冒了出来。

    赵春晖和哥哥禁不住一阵惊喜,因为父亲的手里举着一个背壳一尺多大的甲鱼。父亲踩着水,叫赵春晖和哥哥扯开他拿去的那个网兜,把那个甲鱼放进了网兜里。

    为了不被大队那些干部看见没收,父亲把那个装了甲鱼的网兜放在他用锄头背着来的畚箕里,再弄一些柴草盖住,上面再装上一些柴草。烤了一阵火之后,父亲叫赵春晖和哥哥依然去学校,就口里吹着口哨,装着弄柴草回家然后再去出工。那一天的晚上,赵春晖他们一家喝到了味道鲜美的甲鱼汤。

    以后隔三岔五,父亲都在艳阳高照的中午带了赵春晖和他的哥哥去青龙河里一回。

    就是用这样的办法,父亲让自己的全家六口人存活了下来。

    从人间孝道的角度,赵春晖十分感谢父亲生自己养自己的艰辛。因为赵春晖从一位远房伯伯那里听说了父亲十分艰难的生活历史——父亲跟着苦命的祖父,在父亲只有三岁的时候,就家里一贫如洗。仅仅靠着租种的一点点土地,又没有一技之长。父亲才四岁那年,由于遭受天灾,三十几岁的祖父便去给一个戏班子当挑夫,一年下来才挣得一两块光洋。

    第二年祖父的腿上长出两个很大很大的毒瘤,家里没有钱医治。父亲亲身感受了人体所不能承受的痛,亲眼目睹着他的父亲因为剧烈疼痛而承受受不了的生命之痛。他的父亲痛得用牙把木床的床板咬得稀烂,有时痛得在地上滚爬,牙齿咬得地上的石子“咯呲咯呲”响。

    在一个夜静人深的冬天寒夜,他的父亲痛得没有办法,用一根长长的布腰带悬上楼梁,结束了自己三十几岁的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