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强国之路。他所成立的政府绝不会容忍这一事件的再次发生。远在人民军进入江苏起,他就已批示中央银行注资500万,使濒临破产的“大生”厂起死回生。在后来成立的中央各部委中,张謇获张汉卿直接提名为纺织工业部部长。

    另一位受到重用的化学家是范旭东。他1911年返回中国,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任分析化验员。随后,他的一系列创业,写下了中国化学工业史上诸多第一:1914年,范旭东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工企业――久大精盐公司(1919年以后改为久大盐业公司),以及中国第一个精盐工厂——久大精盐工厂。1918年11月,他又创立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塘沽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1922年8月,范旭东从久大精盐分离出了中国第一家专门的化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并把久大c永利两公司给他的酬金用作该社的科研经费。到正史上的1926年8月,范旭东旗下“红三角”商标的纯碱,第一次进入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1935年,“黄海”试炼出中国第一块金属铝样品。1937年2月5日,中国首座合成氨工厂——永利南京铔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c中国第一包化学肥料,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厂”。事业刚刚起飞,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主要厂房皆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一手开创的中国化学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多次要求与永利合营,旭东回之“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他致力于在西南后方开辟新的化学工业基地,支持抗战与国家建设。

    尚在1920年奉军入主天津时,张汉卿就已与范旭东商讨建立化肥生产企业的可能性。在当时,因为种子质量不佳,又缺乏肥料,粮食亩产不过百斤。遇到自然灾害与,当真是饿馁千里。东北土地肥沃,被喻为“粮仓”,已耕种的近2亿亩耕地不过产出2000万吨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00斤!张汉卿当然没有袁隆平这位大院士的水平,能培育出杂水稻。但如果有了化肥,产量翻番不是难事。而且化肥嘛,最简单的不就是碳酸氢铵吗?初中课本里就有介绍,而且工艺上并没有什么复杂之处。因为后来政局的变化,使张汉卿没有时间来关注化肥的“发明”了,他只是将化肥的原理讲解给范旭东,并注资300万创建了“稼强”化肥厂。在1922年春天,第一批化肥已经生产出厂,并在唐山农业试验场获得了平均亩产200斤的“高产量”!到1923年底人民军入政北京时,范旭东正开始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稼强”化肥厂开到全国各个城市,形成年产一百万吨的规模一一一一张汉卿直接回复说远远不够!

    人民党政府先后又在攀枝花c重庆c昆明等地投资建设了大型高炉,利用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c云南c贵州c甘肃c新疆c宁夏等地的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变成攀钢c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当时的工业是以煤矿为主燃料,所以煤产量可以看出工业化程度。蒸气船和铁路是工业时代最重要发明并有加速后续成长性,其成长率象征未来加速潜力。1924年底,钢铁c水泥c煤炭产量均已接近或超过日本。此一阶段,中国已建成铁路里程是日本的85,建造中的铁路是日本的1。5倍,规划中的铁路总里程数是日本的4倍。中国现代制造业增长到2。5%,加上现代运输业和商业占4%。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为中国摆脱弱国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

    比较一下甲午战争c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三次战争中,国内能否生产出足够的军需品,并把这些军需品及时运送到前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1924年尾的破岁之交,平津地区c山西和长三角(主要是上海)地区已经恢复到战前经济,使中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