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范仲淹赴任时,看到战后延州满目疮痍,心情沉重。时年52岁c头发已经花白的范仲淹,吟了一曲《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韩琦与范仲淹来到前线,在对夏战略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韩琦认为,宋军拥有二十万重兵,兵力优势十分明显,不可能采取守势,何况物资消耗十分严重,战争一旦拖延必将严重影响国家财政,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对于韩琦的战略,范仲淹十分忧心,立即上书朝廷,提出了与韩琦针锋相对的战略。范仲淹认为:

    宋军人数虽多,但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人数较少,但兵精马劲,战斗力强,加上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其都城又远在黄河以北的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宋军若兴兵深入,粮草辎重的运输将绵延百里,很容易遭到敌骑截击,一旦粮饷接济不上,就有被歼的危险,因此不宜采取深入敌境大举进攻的方针。

    但是夏国经济力量薄弱,粮食不足,绢帛c瓷器c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军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努力修固边城,进行经济封锁,同时精练士卒,在西夏军大举进攻时,扼险坚守,可使西夏军无隙可乘,锋芒受挫。

    西夏军如果穷兵黩武而无功而返,本国的经济就会十分贫乏,军队的斗志也会逐渐消失,到那时就可迫其讲和了。

    范仲淹根据以上分析,向朝廷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御夏战略。但朝廷并未采纳。

    延州之战后,西夏军对宋朝西北边地的进扰更加频繁。

    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西夏国赵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

    宋廷为遏制夏军,采纳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的建议,拟发泾原c鄜延两路兵反击。因同任副使范仲淹持异议,仁宗命诸臣再议。西夏国赵元昊乘宋军进兵未决,再度攻宋。

    赵元昊率兵十万从折姜进发,经天都寨,沿瓦亭川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赵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一带,遣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一带企图引诱宋军进入埋伏圈。

    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得到西夏军进攻的消息,急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经怀远城c得胜寨,羊牧隆城,至西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以待西夏军回师时予以截击。

    韩琦在任福出发前再三告诫:对西夏军发动攻击,定要审时度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敌军撤退时,须谨慎小心,不可冒敌轻进。如违反该令,虽在前线立功,回军也要军法从事,立斩!”

    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兵数千人一路追杀西夏军,钤辖朱观c都监武英则率大部队跟进。

    二月十三日,任福数千轻骑兵轻进至捺龙川,恰逢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正与西夏军战于张义堡南,遂转道南进,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军不断派员增援,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于是夏军佯败,诱使宋军追击。

    任福不知是计,亲率小股部队轻装尾随追击西夏军队至黄昏,追至好水川附近,宋军由于一路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遂驻守休整。朱观c武英部后续大军驻扎于笼洛川。两军相约次日会兵集合于川口,合击夏军。

    十四日,任福c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进,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山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感到很奇怪,遂命兵士将盒打开,岂料银泥盒打开后,从中飞出数百只白鸽直冲云天,原来这是西夏军发明的军队攻击信号。

    虽知中了敌军埋伏,但宋军并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