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
一个优秀的君王,一个成熟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没人会去想着如何管人口舌。
如果将两者相比一下的话,李元吉反倒是觉得古代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一些。
暂且不提两个不同时代的一些具体的差别,单单就是治国思想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特别是在唐代,在现在。
不管在此之前,这个官僚阶级是多么的‘腐败、自闭’,但是有一点是无需去怀疑的。
这个时代的官员,大多数都是洁身自好的,他们更希望可以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而不是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别的不说,至少在这方面,李元吉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感谢一下李渊和李世民的。
整顿也好,排除异己也好,官场上这个最基本的作风并没有丢掉。
而身为皇帝,在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去质疑一个官员的能力,但你绝对不能轻易的去质疑他的廉洁。
因为他们是接受不了这种质疑的,如果真的被皇帝指出了这方面,那么大臣们会怎么做呢?
自尽以示清白。
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很多方面看似是一种对民族的束缚,对思想的佘毒。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凡事过之而不及,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感觉,完全是因为儒家一家独大所造成的结果。
儒家在思想控制,思想引导这一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官员们为什么会洁身自好?为什么甘愿吃苦受累,也不愿动动手指去大富大贵?
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在脑海里束缚着他们,让他们不能那样做。
在治理民间的方面,多以愚民政策为主,不是说什么事情都是去忽悠的,而是相对应的,让他们尽可能的少了解知识,让他们处于尚未启蒙的阶段。
没有启蒙,思想就不会如同文人那般灵活,想法也不会那么多,那么管理起来自然就没什么大的问题了。
有人谋反,这是大事,但又不是什么大事。
现在的李元吉,对于自己的统治有着绝对的信心,不是说有人站出来就可以成功的。
就跟步枪一样,很厉害,也很危险,但是你把它丢到水里去开枪,纵是可以将子弹发射出去,他的射程,它的威力也会数百倍的减小。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大唐,根本没有造反派的生存空间。
这片土地,暂时不适合养育这种人。
长孙无忌也好,其他的什么人也好,都不能给李元吉带来真正的威胁,而最能威胁自己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马五马六不动声色的动用了特权,将刚刚返回家中的王敬悄悄的抓了起来,然后直接带进暗卫的审讯场所。
而李元吉这边,对于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怎么上心。
此时此刻,大臣们纷纷坐在下方,手中拿着一卷长长的文章在看着,时不时的皱一下眉,偶尔的也会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
谁也说不清楚,他们现在的心情到底是怎样的。
“诸卿觉得如何?”李元吉满脸笑容的问着。
大臣们手中拿着的,正是李承光关于这次出行的感悟见解,并由此而感发出来的一些治国理念,或者说是局部的发展思路。
可以看做是对于长洛一带接下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其他地区的一些布局等等方面。
这份规划并不全面,涵盖的方面也并不多。
李承光并没有胡乱的去写上一通,也并没有去天马行空的想象一番。
他只写了自己看到的,自己感悟到的。
这样一份计划也就相当于一个发展省的中级官员的眼光,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