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的细节方面,也就比刚刚入职的官员稍稍好一些。
对于作为未来太子而言,拿出这么一份规划来,这就有些显的不够看了。
但还是那句话。
“臣有两个看法,若是以未来太子的角度来看,这份规划显然是失败的,是可以直接丢掉的,甚至臣要怀疑未来太子的眼光和能力了。但如果加上殿下的年纪,那么这份规划让臣看到了一些希望。”魏徵直接站出来评判道。
典型的直心肠,有一说一,不会去拍马屁,但也不会去因为一个立场就把一件事情给说死。
太子也是人,太子也是需要时间去成长的。
你可以一开始就以最高的标准去要求他,但绝对不能指望他可以做到。
如果他可以做到你的要求,那也就证明他已经完全具备了登基的能力了。
刚刚八岁多一些,第一次出行实地考察,刚刚确立未来太子之位不久,刚刚接受了属于太子的教育方式。
能够在第一次做出这样的成绩,实际上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这也就是魏徵为什么会说他看到了希望的原因,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有如此的眼光,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他的优秀吗?不能说明他的潜力吗?
自家的后辈现在是个什么鸟样,自己不清楚吗?
跟李承光比起来,那些家伙就是垃圾。
当然,这不是自贬身份,也不是打击士气,而是事实就这么摆在眼前。
不得不承认,看着李承光拿出的这份规划,他们不少人都有些担忧。
按照常理,他们的后代将与皇子是好朋友,将是同窗好友,将来太子登基以后,他们也会跟着成为心腹,然后用上一二十年的时间,来达到现在自己的这个位置,或者稍低一些。
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很正常的,不然我为什么太子陪读出高官呢?
恩,尴尬的是,现如今看来,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再加上李元吉的用人思路,肯定会影响到李承光将来的用人思路,所以说,他们这些老臣的后代们,的确是危险了,饿死不至于,想要发扬家族的雄威,基本是不太可能了。
“读书万卷不如行路万里,行路万里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李元吉淡淡的说出了这一番话。
理解有很多种,可以看做是读书没什么卵用,最终还是要靠悟性,一个人的天分怎样,最终就会达到怎样的成就。
但是很显然,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正确的理解应当是这句话本身就代表着一个先后顺序问题,他并不是分离的,而是一句完整的话,不是说前者不如后者。
做个最简单的例子,想要建造一艘钢铁战舰,那么首先就要发现矿石,这就是读书万卷,然后要将其练成合格的钢材,这就是行万里路,接着需要选出最适合的钢材品种去建造战舰,这就是阅人无数,造船厂的工匠,就是名师,在他们的操控下,一块块钢材拼接成一艘完整的战舰。
最终上了战场,能够获得怎样的战果,还要看运用它的人会怎么操作。
这么解释,看似复杂了一些,但却通俗易懂。
行万里路虽然眼界是开阔了,但没有知识作为基础,很多事情并不能彻底的理解,见的事多了,见的人多了,与人处事,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李元吉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说出这样一番话,必然不是为了装逼而来的。
这个不用去解释,下面的大臣们也知道。
一个个手中依旧拿着李承光的那份规划,脑子却在迅速的飞转着,思考着李元吉这番话的真正目的。
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具有很强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