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信。

    博弈参与者不是使自己的支付或效用最大,而是使自己的“期望支付(或

    效用)”最大。当失败的主观概率加大时.就会想办法避免。而左右判断的是

    经验,一种并不太科学的“归纳法”。

    当种种迹象表明你心里最想采取的实际并不是你的最优策略时。铤而走

    险的对手就会出现,当他们猜对了的时候,这种赌徒精神就会富于传奇色彩。

    成功的概率无疑会比较低,所以大多数人撞过一两次南墙后就老实了。那种

    一条道走到黑的二杆子精神毕竟只属于少数疯子。电影《东邪西dú》里面,

    欧阳锋说“要让别人不拒绝你,你就要先拒绝别人”,欧阳锋不是疯子.但是

    他被看做疯子这一点,却可以使他在博弈中更好地达到目标。

    因为同样一个威胁,如果由以疯狂闻名的人发出,就可以成功奏效.可

    是如果换了一个头脑正常的人.人们就会觉得难以置信。从这个意义上讲,

    明显的不合理xìng可以变成良好的策略上的合理xìng。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

    可以有意培育某种名声。

    。钻I

    V,一    博彝论的

    诡冲

    保护好自己的武器

    2005年9月,印度海军参谋长阿龙普拉卡什上将表示,印度不仅要有

    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而且还要确保其二次核打击具有“不可抵抗的毁灭

    xìng”。这句话似乎说明,印度正将二次核打击视为核威慑的重中之重。他说:

    “核威慑必须要根植于对手的心中。为了阻止某人,你必须让他确信,使用

    核武器的后果是极其可怕和毁灭xìng的.以使他永远不会考虑动用核武器。”

    2006年4月13日,俄罗斯热力工程研究所负责人尤里所罗门诺夫对美

    联社记者说,俄军年内将部署首套移动型“白杨一M”导弹.潜shè型“圆锤”

    也将于2008年服役海军。有意思的是,所罗门诺夫专门强调俄罗斯未来的核

    力量不是建立在核平衡的原则上,而是基于合理的最低限度原则。而这种所

    谓的最低限度指的其实就是“二次打击能力”。

    因此,所罗门诺夫特意强调这些导弹的抗打击能力,以及它能够轻而易

    举穿透任何导弹防御系统的攻击力:“这将使俄罗斯在2040年前高枕无忧。

    ‘白杨一M’和‘圆锤’    肯定能穿透导弹防御系统.这些新型导弹将能经受

    住附近核bàozhà和激光的影响,世界上没有其他导弹具有这种能力。”

    印度与俄罗斯的战略思路,与博弈论学者谢林的基本逻辑有惊人的相似

    之处,尽管谢林的研究对象是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谢林的理

    论,拥有核武器的目的并不是用来先发制人,而是用来实施报复。就像在幼

    儿园,一个弟弟为了避免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并不会让能打架的哥哥首先

    去教训所有的小朋友,哥哥的价值在于:如果遇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他就

    可以让哥哥出面反过来实施惩罚。因为首先教训所有小朋友的一个可能,是

    可能会遇到更具报复力,比如有两个哥哥的小朋友.那就麻烦了。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谢林认为,核武器的作用来自于巨大的戚慑力,而

    不是其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一国防范核战争的最好措施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