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牌照的出租车,告诉司机应该怎么去他们的酒店。司
机几乎立即认出他们是美国客人,因此拒绝打表,并许诺会给他们一个低于
打表数目的更好的价钱。自然.两人对这样的许诺颇有点将信将疑。
在他们表示愿意按照打表数目付钱的前提下.这个陌生的司机为什么还
要提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少收一点的许诺呢,他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多
付车钱呢'另一方面,此前他们除了答应按照打表数目付钱之外,并没有许
诺再向司机支付其他报酬。假如他们打算跟司机讨价还价,而这场谈判叉破
裂了,那么他们就得另找一辆出租汽车。他们的思路是.一旦他们到达酒店,
他们的讨价还价地位将会大大改善。何况,此时此刻再找一辆出租车实在很
不容易。
于是他们坐车出发,顺利到达酒店。司机要求他们支付以色列币2500谢
克尔(相当于2 75美元)。因为在以色列讨价还价非常普遍,所以美国人还价
2200谢克尔。司机生气了,不等对方说话就锁死r全部车门,按照原路段命
地开车往回走。司机开车回到出发点.非常粗暴地把他们扔出车外.一边大
叫:“现在你们自己去看看你们那2200谢克尔能走多远吧!”
他们又找了一辆出租车。这名司机开始打表,跳到2200谢克尔的时候,
他们也回到了酒店。
毫无疑问,花这么多时间折腾,对于两位经济学家来说还值不到300谢
克尔。但是这个故事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因为它说明一旦面对一个不懂得讨
价还价的对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验。在自尊和理xìng这两样东西之间,
我们必须学会权衡。假如总共只不过要多花20美分,更明智的选择可能是到
达目的地之后乖乖付钱。
这个故事还有第二个教训。设想一下,假如两个美国人是在下车之后再
来讨论价钱问题,他们的讨价还价地位该有多大的改善。
如果是租一辆出租车.思路应该与此完全相反。假如你在上车之前告诉
司机你要到哪里去.那么你很有可能眼雹巴看着出租车弃你而去,另找更好
的主顾。记住,你最好先上车,然后告诉司机你要到哪里去。
这个故事还提示我们.必须学会通过改变我们与对手之间的位置,刨造
1206
坌曼壁塑窒!兰鱼塾墨堕垃堑丝__ll■
一个对自己最佳的讨价还价的地位。
货比三家的艺术
1999年,美国谈判专家史蒂芬斯决定建个家庭游泳池,要求非常简单:
长30英尺(9144米)、宽15英尺(4 572米),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
月1日前竣工。史蒂芬斯在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彻头彻尾的外
行,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他。他首先在报纸上登了个建造游泳池的招商广告,
具体写明了建造要求。很快有a、b、c三位承包商前来报上了承包详细标单,
里面有各项工程费用及总费用。史蒂芬斯仔细地看了这三张标单,发现所提
供的抽水设备、温水设备、过滤网标准和付钱条件等都不一样,总费用也有
不小的差距。
于是.史蒂芬斯约请a、b、c三位承包商到自己家里商谈。第一个约定在
上午9 00,第二个约定在9:15,第三个约定在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