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们完成一件事的内驱力的原因之一,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试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

    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

    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结果,乙组

    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蹶时,往往全神贯注.一旦

    解开了就会松懈下来.因而很快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

    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因而一直潜藏在大脑里。

    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yù

    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种动机因未得到圆满而给

    人留下深刻印象。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完戚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

    走向极端,内驱力过强,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比如被一本间谍小说迷

    住了.哪怕明天早上还有一个重要会议,读到凌晨4点也手不释卷。如果是

    这样,就需要调整这种过强的完成驱动力,否则就可能成为时间管理的障碍。

    一个经常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保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生

    活得丰富多彩;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

    活没有规律、太过紧张和狭窄。对于后者来说,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

    可以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改变不傲完不罢休的态度,不仅使你能在周末

    离开办公室。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

    不够或过度紧张,等等。

    我们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着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

    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

    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生活。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

    1176

    堡塑堡堡:塑墨至矍塑堕旦l__

    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有些事,不应该害怕

    半途而废。

    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告诉我们是应该坚持还是放弃:可以获得更多的信皇

    和帮助吗’是否有无法克服的阻力?比如我们希望在一个公司里步步高升,

    但是公司里高层全部是家族成员。可能的回报是多少?我们值得为lO万元进

    行一年的努力,但却不值得在一个只能创造几元钱利润的客户身上浪费三个

    小时。未完成计划或维持现状需要付出多少7是否有足够的本钱等待回报?

    很多人在巨大回报出现之前的那一刹那倒下,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本坚持等待。

    我们是否在维持一种必然没有回报的现状'如果一个同事答应帮助我们却食

    言.那么就要调查一下他是否经常食言。如果是.就应该断绝这种过高代价

    的关系;如果不是,那么就宽容一次。是否在参加结局早已决定的竞争々在

    有些比赛和选拔中,早就有了内定人选,无论我们有多努力也投有任何机会,

    那么就别在这种不诚实的竞争中“陪太子读书”。

    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学会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运用自

    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我

    们可以先从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