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只碟子不洗;
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要不要
继续看下去7
强迫自己去成功
一位新移民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
着一辆白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
一次,在一家餐馆打工时,他看见报纸上一家公司的招聘启事。他权衡了一
下.就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就要得到那个年薪几万元的职位了,经
理问他:“休有车吗7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
行。”在澳太利亚.公民普遍都有私家车,没车的人寥寥无几。可这位移民刚
到滇大利亚不久.哪里有钱买车学车呢?然而,他定了定神回答道:“我有!
我会!”经理说:“那好吧,你被录取了。四天后,开车来上班。”
彝论的落舻
为了生存,他在一位朋友那里借了几千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二手
车。第一天他跟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一块大草坪上摸索练习;
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到了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
时至今日,他已是这家公司的业务主管了。
当你面对一堵很难攀越的高墙时,不妨先把帽子扔过墙去。将帽子扔过
墙去.就意味着你别无选择,为了找回帽子,你必须翻越这堵高墙,毫无退
路可言!正是面临这种无退路的境地时,人们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不给
自己留退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给自己一个向梦想冲锋的机会。
既然正常人通常会陷入沉没成率误区,我们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沉没成本
谬误。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视为转换角度利用沉没成本,来强迫自己成
功的一个例子。
本章谈到那么多例子,都是因为沉没成本的存在而舍不得理xìng地放弃。
但是碰到一些不理xìng的放弃冲动时,沉没成本又可以把你往理xìng的方向拉一
把,这时候它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目的xìng。
很多女xìng都会为自己制定一个健身计划,比如每周至少去三次健身俱乐
部跳有氧cāo,但是大多数都不能按原锻炼计划实施。因为总是有很多事情占
用掉她们的时问。为了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锻炼,给自己制造一个沉没成
本!在每月初甚至每个季度初把所有费用预先支付,并且不可以退费,这样
在嫌麻烦不愿意去锻炼的时候,也会因为已经付了钱而改变主意.还是去健
身。
一旦在某个城市找到一份工作.那么,换个地方重新安置下来的代价就
会很高;一旦买了一台电脑,学会了怎样使用其cāo作系统.那么.再去学另
一种cāo作系统.其代价会变得很高;同样,参加了一家电信公司的积分计划
的人换一家公司,代价也很高。问题在于.一旦做出了类似的承诺.比如接
受了工作或结了婚,讨价还价地位就会被削弱。如果我们回顾一个沉没成本
部分,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
因此,如果你是公司老板,那么就可以利用员工预期的搬家成本高,向
他们支付较低薪水或降低加薪幅度。如果你是卖电脑的,那么就可以给新面
市的可兼容的外围设备标出更高的价码,因为你的顾客不会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