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基金。

    *

    dú

    ■    一    一    一    曩    一    一

    Ⅻ

    图9-2  100减去年龄投资法

    20岁到30岁时,退休的日子还遥遥无期,风险承受能力是一生中最强的,

    可以采用积极成长型的投资模式。按照上面的投资公式,可以将’70%一80%

    的资金投人各种证券、基金等。

    30岁到50岁时,家庭成员逐渐增多.承担风险的程度需要比上一阶段相

    对保守.但仍以让奉金尽速成长为目标。这一期间,可将资金的50%一60%

    投在证券方面.剩下的40%投在有周定收益的投资项目。投在证券方面的资金

    可分配为40%投资股票,10%购买基金,10%购买国债。投资在固定收益项目

    弱I

    的部分也应分散。这种投资组合的目的是保住本金之余还有赚头,也可留一

    些现金供家庭日常生活之用。

    50岁到60岁时,孩子已经成年,是赚钱的高峰期,就需要将∞%资金投

    于有固定收益的项且,如储蓄等,其余资金可投入到股市或汇市。此种投资

    组合的目标是维持保本功能,并留些现金供退休前的不时之需。

    不仅是投资方面如此,在人生的其他方面也应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来看待所面临的成败。曾经有人说。一个人起码要在感情上失恋一次,在事

    业上失败一次,在选择上失误一次,才能长大。不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样

    的老话,失败来得越早越好.要是30岁、40岁之后再经历失败,有些事很可

    能就已经来不及了。

    对管理者的启示

    在智猪博奔的模型中,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

    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

    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

    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游戏规则所导致的。但是在现实生活

    中,这种搭便车的现象却是不尽合理的。我们撇开其他因索,仅从技术角度

    去谈了小猪的等待策略。但一个群体当中,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

    时的社会资源配置井不是最佳状态。假如“小猪”的策略是对的话,那么“大

    猪”就必将越来越少了。

    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

    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从规则制定者的角度来看,智猪博弈是一则激励

    失效的典型案例。看完这个故事,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会自然而然地提出这

    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激励小猪和大猎去抢着踩踏板呢7

    事实上,能否尽可能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

    设置是否合适了。在智猪博弈的模型中,这种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

    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智猪博奔:多劳井不多得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

    景象吗?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量仅为原来的一半。结果是小猪、大猪都

    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