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简化.见表7.3。
这个时候.红蓝双方的形势是相同的,即红方尽管在总兵力上劣于蓝方.
但实际上它只要运用谋略.攻其不备.其获胜的几率与蓝方是相同的。
在博弈论中,“以弱胜强”的道理就是这样。正如在城渫之战中.总兵力
占优势的楚国联军.并不能保证在某个局部(比如右军)拥有优势;而总兵
97 l
力处于弱势的晋军.却可以巧妙地集中优势精锐兵力,在楚军的右军方向取
得头一场战斗的胜利,然后再击败左军.通过歼灭其两翼,使楚军大败,
表7.3 再次简化后的红蓝双方博弈矩阵
再如在企业竞争中.也是一样。资本、规模、品牌、人力等都处于劣势
的企业.可以在某个局部市场上.集中自己所有的资源并加以整合,造成在
细分市场上对强势企业的优势,从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
置身事外的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韩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
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没有完成任务,快怏而归。
当他们回国后.才知道魏文侯已分别派使者前来调停.劝说双方平息战火:
韩、赵两国国君感激魏文侯化千戈为玉帛的情谊.都来向魏文侯致谢,魏国
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韩、赵两国力量相仿.都不可能单独打败对方,因此都想借助魏国的力
量。在这种情形下,魏国的行动直接关系到韩赵之战的胜负。魏文侯没有去
介入两国之争.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场加以调停.使战争变成了和平.从而使
魏国取得了三国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即使是qiāng手博弈.在qiāng弹横飞之前甚至之中.也仍然会出现
某种回旋空间。这时候,对于尚未加入战团的一方来说是相当有利的。因为
当另外两方相争时.第三者越是保持自己的含糊态度,保持一种对另外两方
的威胁态势.其地位越是重要,当他处于这种可能介入但是尚未介人的状态
l 98
抢手博弈:先发优势与后发制人
时,更能保证其优势地位和有利结果。
这就启示我们,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如果你的两
个朋友为了小事发生了争执,你已经明显感到其中一个是对的,而另一个错
的,现在他们就在你的对面,要求你判定谁对谁错,你该怎么办’
其实在这时候一个聪明的人不会直接说任何一个朋友的不是。因为这种
为了小事发生的争执,影响他们做出判断的因素有很多。而不管对错,他们
相互之间都是朋友。当面说一个人的不是,不但会极大地挫伤他的自尊心,
让他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他对你的信任;而得到支
持的那个朋友虽然一时会感谢你,但是等明白过来.也会觉得你帮了倒忙,
使他失去了与朋友和好的机会。
《清稗类钞》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绝妙的例子。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北巡抚谭继洵关系不太融洽,遇事多有
龃龉。谭继洵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