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节,用于判断一国入侵别国的企图究竟有多大。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博弈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

    人数。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参与的人越少越糟,即便在同一个博弈里也是如

    此。但是,两个敌对国家难以和平共处、三个敌对国家就能恢复稳定局面的

    结论并不意味着若有四个敌对国家就更和平;在三国的那个例子里.四个的

    结果跟两个是一样的。

    事实上,离我们并不太远的抗日战争,也可以看做是一场多个qiāng手的对

    决,大家完全可以依照三国的案例来分析一下。

    进攻方向的选择

    如果在多方参与的博弈中,我们已经决定了要向对手中的一个展开进攻,

    但是自己叉未能占据实力上的优势.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下面这个故事可

    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民国时期,广西出现三足鼎立之势:黄绍陶和李宗仁合在一处有两万多

    人,陆荣廷有三万多人,沈鸿英有两万多人。有一年,陆荣廷与沈鸿英在桂

    I 9厶

    qiāng手博弈:先发优势与后发制人

    林鏖战,相持三个多月不分胜负。这时,坐山观虎斗的李宗仁忽闻陆、沈开

    始媾和。

    李宗仁认为,陆沈双方和议如成,则广西仍是三分之局;陆、沈还要合

    而谋他.决不能坐失良机。于是与白崇禧及黄旭初商讨有关战事。白崇禧与

    李宗仁不谋而合,他说:“陆、沈相急,已达三个多月,我们隔岸观火,现在

    火势将熄.我们若不趁火打劫,就会失去大好时机。”黄旭初说:“李总司令,

    健生兄你们认为陆、沈二人.我们先打陆好呢’还是先打沈好呢’”

    李宗仁认为:“就道义来说应先讨沈,因为沈某人反复无常,久为两粤人

    民所痛恨.对他大张挞伐,定可一快人心。至于陆荣廷,广西一般人并无多

    大恶感。”

    白崇禧说:“我认为应先打陆,有三条理由。第一.陆驻在桂林、南宁,

    为广西政治中心,防务空虚,易于进攻。第二,陆与湖南相通.湖南叉得到

    吴佩孚援助.应于其支援未至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三,攻打沈鸿英,

    胜了,陆之势力犹在,广西仍然不能统一;败了.则更不能打陆、吴。我们

    之处境如楚汉相争之韩信,联陆则沈败,联沈则陆败,我们应当联弱攻强.

    避实击虚。”

    黄旭初说:“我也认为应当先打陆荣廷。陆、沈jiāo战,陆荣廷将其主力调

    至桂林增援,其后方南宁必定空虚,因此,我军袭击南宁必定成功。而且陆

    荣廷在桂林被围三个月,已气息奄奄,我们如攻沈.就等于救了他的命。而

    且纵然能将沈军击败.伤亡也必大。”

    三人经过充分的协商.最后做出“先陆后沈”的决策,决定先攻陆荣廷:

    李宗仁于是领衔发出通电,请陆荣廷下野。通电发出以后,联军分水陆

    两路向南宁所属地区分进合击。一个月后,李宗仁指挥的左翼军兵不血刃占

    领南宁。由白崇禧指挥的右翼军于扫dàng宾阳、迁江、上林之敌后,即向左回

    旋进击武鸣,也未遗激烈抵抗,两军会师南宁。

    被围于桂林的陆荣廷失去南宁之根据地,只得进人湖南。随后.李宗仁

    趁热打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沈鸿英、谭浩明等一一剪除,于1925年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