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是与外界隔绝的,那么,要想阻止吴军长驱直人几乎是
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尽管蜀国面临灭亡的危险,但曹魏的存在构成了必要的制约。在
吴蜀大战的过程中.这一原理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正因如此,
尽管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口口声声把北伐曹魏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但是
真实情况又怎样呢々当大将黄权归蜀之路被切断而被迫投降曹魏后.刘备并
没表现出多大的愤恨,甚至说:“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yù归无路,不得
已而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也.何必罪其家属?”这些话已经把他当时
的内心真实想法暴露无遗。
假如吴军真要长驱直人攻打蜀国,那么,它就必须从北部与曹魏接壤的
边境抽调兵力。曹魏虽然不会贸然入侵一个全副武装的吴国,不过.如果陆逊
率大军深入蜀地之后,曹丕也必定难以抗拒这种诱惑,对于一举干掉这个曾经让
他父亲从赤壁狼狈逃窜的麻烦邻居的大好机会.他绝不会放过。陆逊正是(其
实吴国的决策者也应该)通过倒后推理。预计到一旦他们进攻蜀国,曹魏军
必然大举南下,因此才迅速回兵。不久,他果然听说了曹魏调兵遣将的消息。
这一类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博弈中可以通过放弃自己的攻击
机会.而取得更好的结果。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奠能与之争。”其中
就包含着深刻的博弈论智慧。
我们在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也会看到同样的例子。只要存在
数目庞大的竞争对手,实力顶尖者往往会被中等实力者的反复攻击搞得狼狈
不堪,败下阵来。等到其他人彼此争斗并且退出竞选的时候再登场亮相,形
势反而更加有利。
因此,你的幸存机会不仅取决于你自己的本事,还要看你威胁到的人。
一个没有威胁到任何人的参与者,可能由于较强的对手相互残杀而幸存下来。
就像上文所讲的甲qiāng手虽然是最厉害的神qiāng手.他的幸存概率却最低。最强
者生存的概率居然就这么一点点!而qiāng法最差的qiāng手,如果采用最佳策略.
%I
舻
反而能使自己的得到更高的幸存概率。
不过,如果仅仅把思考停留在只有三个对手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一种
虚假的安全感。毕竟三角关系仍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模式。现在让我们考察
一下,假如三个敌人可以达成稳定状态,四个又如何呢?
现在我们在上面魏、蜀、吴的例子中.加入辽东的公孙渊。假设曹魏要
打吴国的话,很有可能遭到公孙渊的人侵。如果当时公孙渊的力量足够强大,
这确实是曹魏面临的一个严重威胁。如果这样,吴国不必担心曹魏人侵,就
是因为曹魏一想到公孙渊就不敢大意。因而西蜀也就不可能指望曹魏来抑制
吴国的吞并野心。但是公孙渊当时鞭长莫及,倒后推理的链条在曹魏这里中
断,而西蜀最终也因此得到了安全。
从表面看来,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国家究竟会不会遭到人侵,将取决于
潜在侵略者链条的节点数目是奇数还是偶数。但它的实际意义在于,一个更
加接近现实生活的情况分析,能够通过把国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考虑在内。
从而得到更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