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左良玉

    应该不是真想反叛,还是以兵坚守淮扬抵挡清兵。”而马士英闻吉喝道:“北

    兵至,犹可议和。左良玉至,我君臣死无葬身之地。宁可君臣同死于清.不

    可死于左良玉手。”他随后命令“有议守推者斩”。

    朝议之后,马士英下令明军皆从江淮沿线回撤,死保南京不被左军攻破。

    江淮门户空虚,任由清军跃马直前。不久,左良玉病死军中,但是清军已经

    突破虚弱的长江防线.兵I临南京城下。朱由崧逃往芜湖,后被擒杀。马士英

    奔浙江而去,京城文武官员数百名,军士23万开门投降。不久之后,左良玉

    的儿子左梦庚也率军降清.南明的第一个王朝就此覆灭了。

    5’I

    忑‰翟鲨型

    在上述博弈中,马士英的选择有四:先攮外打清朝;先安内打左良玉;

    联台左良玉打清朝;联合清朝打左良玉。

    在这四种策略中,先攘外,那么就首先会受到清朝的攻击。而此时另一

    对手左良玉就有两种选择,攻打马士英或者按兵不动。选择攻打马士英的现

    实收益值罪大.因为很容易就可以把马士英给打败:如果等到马士英或者是

    清朝打败了对方,那么左良玉再去打的话.就有可能要冒很大的风险了.收

    益值很有可能就为负了。因此.按兵不动是左良玉的劣势第略。按照博弈论

    的理xìng人的假设,左良玉肯定会选择优势策略.也就是打马士英。那么.马

    士英就会两面受敌.很容易给打败,所以先攘外就成了马士英的劣势策略=

    而如果马士英先打左良玉,安定内部,那么清朝就又获得了主动权.它

    去打马士英的话又变得很容易了。但清朝是马士英和左良玉共同的敌人,它

    打马士英时就必然要打左良玉,所以此时是马士英和左良玉双方都同时受损,

    收益值都得负,但比两面受敌要好得多。

    如果联合左良玉打清朝,马士英和左良玉双方都获益,收益值都为正,

    合作是双方的优势策略。如果联合清朝打左良玉,马士英得正,左良玉就为

    负了.因为左良玉被打败的风险增加,这是马士英的严格优势策略。但是,

    这种策略对左良玉也成立,结果就是马士英和左良玉都采取这种严格优势策

    略,双方客观上都跟清朝联合,结果双方都受到损失。

    个人理xìng与群体理xìng的矛盾,在这里暴露无遗。

    囚徒困境博弈的一个前提是博弈参与双方都是完全理xìng的。理xìng的概念

    来源于经济学中的理xìng人假设。所谓理xìng人,也就是一个只要求效用,也就

    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人。效用是一个心理学上的词语,它描述的是一个人

    从某事、某种活动或某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自身的满足程度,而博弈论

    就是指导人们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手段。

    传统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其传世经典《国民财富的xìng质和原因的

    研究》中这样描述市场机制:“当个人在追求他自己的私利时.市场的看不见

    的手会导致最佳经济后果。”这就是说,每个人的自利行为在“看不见的手”

    的指引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也即

    自利会带来互利。

    I 5日

    人质困境:多个人的囚徒困境

    这种以个体利益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