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你是从神农架出来的!
一会功夫不到,岳东明和服务生就把度十的老家有新增了两个,而度十依旧是毫不动摇的盯着火锅汤发愣,居然都没有发现更多的ròu出现在桌旁!
什么是品味?
从字面上直解,品就是一定的高度,比如古时官员制度就有九品中正制。而味就是意味,趣味。就是一种思想内涵,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你坐上劳斯莱思的车,拿着爱玛仕的包,住上上千平米的豪宅。就可自称是有品味的人吗?
非也!
品味更多是属于精神层次上的东西,与占有多少物质财产并无多大关联。
重要的不是车子,房子。那些都转动脑筋相当的快的想了想表象。重要的是车子里坐的,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那才是重点。
正如刘禹锡所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要是老子,孔子活到今天。尽管老子骑着青牛,孔子坐着马车。要是问与为富不仁的坐劳斯来斯bào发户比,哪个更有品味,我想百分百的是老子,孔子而非bào发户。
所以,品味更多是取决于思想的火花,人生的智慧,信念的坚持,心中永远保持一片净土。而不是随波逐流所能获取,随波逐流的结果是永远都跟在品味的屁股后面,就象仆人跟在主人后面一样,永世做不了品味的主人。
物极必反,品味必竟是少数人得到的境界,一个东西你也追我也追追到的人多了便不成品味。
你如果能保持你自有的风格反而容易获得品味的青睐。
擦脂抹粉的多了,你能素面朝天;喝咖啡的人多了,你能坚持喝茶;吃ròu的人多了,你能吃素;污染的人多了,你能环保;贪污的人多了,你能清廉;开车的多了,在不急的情况下你能走路。
坚持自己的信念,保住自己的特色,或许在不经意中你就成为了有品味的人。
曾几何时,对这个单词相当的是反感,总认为这是某些作秀之人拿出来标榜自己用的…人与人为何不同,因为档次不同,怎么体现档次不同?
因为品味不同。
所谓品味拆分来说,有味才能品…
在这个环节就滋生相当的大的问题了。
是吃川菜长大的,所以特钟情于较辣的食品,对于那些所谓的欧美食品,实在不怎么感冒。有时就想:那些人装什么纯啊?明明不喜欢的东西,偏要搞出一副相当的好吃相当的甜美的样子;喜欢冰淇淋,好,吃你个半年,餐餐冰淇淋。喜欢葡萄酒,顿顿葡萄酒。喝不死你?
呵呵,这个想法确实有点极端,但是吃川菜,就算每顿如是,我也乐此不疲。
其实有些人真的喜欢西餐,但是点到即可,这个其实相当的好也相当的正常…还有一种就是那些"发虚"的人,明明不喜欢偏偏要去装,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可悲,可笑……
这就是品味的较低阶段,“为”胃而“味”;味,另一个引申之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