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全国。于是他
就拿去搞起所谓“新生活运动”来了。但是我们仍然决定成立一个中国文化学会来
搞我们自己的一套。经邓文仪、贺衷寒、吴寿彭和我及其他几个在南昌的复兴社高
级骨干商讨决定,并征得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那些号称“专家学者”的人同意参加
发起,便起草通过了缘起,筹备成立。虽然列名发起的几十人中知名之士很少,号
召力太弱,但是我们决定先成立起来再说。成立会奉蒋介石为名誉会长,推邓文仪
任理事长,我任书记长,并在南昌戴家巷14号把牌子挂了起来。首先第一件事,就
是提出和宣传“我们的主张”。这个“主张”除了标榜“以三民主义为中国文化运
动之最高原则,发扬中国固有文化,吸收各国进步文化,创设新中国文化”之外,
还列举了十几条细目,但是它的中心内容在于“引起全国人民对于革命领袖及革命
集团之绝对信仰与拥护”,“根据三民主义指斥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谬误,辟除
阶级斗争与自由竞争之主张”。为了推动各省市成立二十会,大家认为上海最重要,
如不能在上海打开一个局面,造成声势,将很难在全国各地吸弓!文化界人士参加,
普遍展开运动,因此决定由我去上海会同刘炳黎等筹备成立上海分会。
我于1934年2 月到上海,即与刘炳黎、孙伯赛、倪文亚等及复兴社上海市组织
的负责人共同商讨进行,首先征得了上海市长吴铁城和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jiāo通
大学校长黎照寰、国立商学院院长裴复恒等参加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设于环龙
路76号),并通过全体筹备委员及文化教育界中原有复兴社分子,广泛展开征求会
员的活动。不及一月,即征得约七八百人人会,其中半数以上为各大专学校学生,
大学教授也约有百余人,余为中小学校长、教员、机关职员及少数作家和报刊编辑、
记者,随即举行了成立大会,选出吴铁城等20余人为理事,组织理事会,并推吴铁
城、刘炳黎、萧作霖为常务理事。这样,在上海的局面算是初步打开了。同时我即
将《青年与战争》周刊移沪发行,《中国革命》周刊也迁沪由我负责主办;又将我
与左曙萍合办、在南京出版的(流露》文艺月刊改为《中国文学》月刊移沪发行,
撰稿人有赵景深、宗白华、段可情、高植、张天翼、徐仲年、陈梦家、庄心在、汪
漫锋、王一心、陆印泉等,此外,还办了一个《文化情报》周刊。加上原在上海发
行的《前途》月刊,我们共有五个刊物集中于上海。我们在上海展开了这样一个局
面,对各地文化学会分会的筹备,就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杭州就紧接着成立
了文化学会浙江分会。
文化学会浙江分会成立后,组织了一个“文化前卫队”,这个组织还举行过宣
誓典礼,请文化学会总会和上海分会分别派员去监誓和观礼。当即由我一人同时代
表总会和上海分会前往参加。我买了一把剑、一把大刀带去,剑作为总会授予,刀
则作为上海分会的赠礼,用意是以刀和剑象征铁和血和“文化前卫”的精神。宣誓
典礼在一个广场举行,会场布置得很庄严。所谓“文化前卫队”的队员约有三四百
人,都是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国立艺专学校的学生,还有部分中央航空学校与浙
江警官学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