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和已经经历过的所有男女来说都是个极为让人砰然心跳的字眼。小语也从不避讳,他一直心胸坦荡天地宽的对待源自自身的风言风语,甚至每当哥们群中有人当小语的面提起莹莹或者其他和小语有小暧昧的女生时,他也总是从容的谈笑风生,带动人群中发出“啊,哦~,哈哈哈”的起哄声,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当时当地,这些都被约定俗成的看成是一种顶级的拥戴和认可,小语很受用,并因此沾沾自喜,乐此不疲。

    小青,小语的女朋友,当然不是瞎子聋子,每有风言流传,她都会颇带气势地问他关于莹莹或者一个个涉及到的女孩的事情,小语每次都自信且真诚地拍着胸脯明言正色地跟小青保证一番,在两人绝对信任的针插不进的那份真挚中,这种传言或者说小语和莹莹那还算中规中矩的行为都变得那么不足道或者连成为无聊谈资的必要都没有了。

    事情没什么,小青似乎依旧平静如水,拍完胸脯的小语反而有点小紧张,除了玲玲,这也算得是第二个“意外”了。其实一直到初中毕业,小语和莹莹的关系都是很温暖的。甚至在两个人分别念了不同的高中后,还因为各自的寂寞和对往事的怀念,而遥遥的产生出一种离恋,标准的情书一封换一封,这种暧昧随着各自有了新的目标或者找到了聊以慰藉的新生活方式而终止。这都是后话。

    这些快要尘封的往事,不提则罢,一旦提起又是那么粘连不断,那么掏人深思的去一再回忆。每次都是逼着吴语去竭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事件和当时的情景都清晰准确,尽量真实地还原往年往事往景,决不能容忍欺骗自己的内心和大脑。

    有了莹莹,就还有别人,似乎从那些风言风语刮起的时候起,一直到小语毕业离开那个学校都没停息过,一个个传言内容丰富,人物变幻流转。小语的记忆中也确实多少有些这样的人物和往事,只要一回想,她们的影像就逐渐清晰,往事也越来越确凿,甚至一下子让人感觉就曾是昨天刚刚发生的,虽然已过了将近十个年头。

    初中的课程,小语都是很精心的。记得当时每周都小考,大家在硕大的学校教室外的空地上整齐的摆开阵势,相隔一定间距,只有平时坐的凳子的方寸之地答题,场面蔚为壮观。他那时学数学和几何都有科学家般的钻研精神,经常整堂课都在和同学讨论几何解题中如何加一条辅助线的方案。历史政治地理是他天生的兴趣,他让当时师范大学刚毕业分配来的年轻老师都尤为印象深刻,尤其是那一年有近500道大大小小的政治对答题,囊括了整整一学年的政治知识和要点,小语都精心笔记,并全部成功硬背,老师打乱顺序提问,也照样对答如流。对历史他也是如此效法。以至于那两位老师在小语离开学校六c七年后(当时小语都已经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还对他们的学生提起小语,说当年有这么一位男生如何刻苦和识略过人等云云,当时的历史和地理两本笔记还一直被那些老师拿来当正面典型。

    至于语文则更是难得糊涂,物理和化学呢从原理到实验操作都不输别人,唯一的短板就是英语,当然初中水平的英语也轻松的说不上不难。因此,当吴语中考轻松过重点线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感到奇怪。这些应试教育的往事不好多提,多提亦无益。

    生命分子最活跃的青春期中,静坐教室学习总是显得那么平淡和没有滋味的。还是继续有选择性的帮我们的吴语回忆他与那些风言风语有关或者在他脑海中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容易乐道的一二三事件吧。

    初中,在小语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多事之秋,谈恋爱,结兄弟,当班长,搞平事端,总之很忙碌,很多事都很触动神经,很多人都终生不忘。

    逢五排十,是吴语村里街上的集市,这个集市是集合服装鞋帽c小吃c水果c五金c街头卖艺和鸡鸭鱼肉于一体的综合市场,此时邻近十里八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