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大招风。不到三百人的学校,有什么风言风语都会一夜间传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厕所也不放过。小语和小青的事后来差不多就是家喻户晓了。好几次班里的老师单独找小语谈话,说到早恋的问题,老师为了证明自己论据充分,爆料了很多道听途说连小语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总之不管是谁的事全一股脑安排到了自己头上。吴语一时间苦笑不断,记得小语最经典的一次对某位老师那些毫无根据的谣传的反驳就是:小语看着自己新洗干净的运动鞋,很认真的说,我们很清白,就像我的运动鞋一样白,它走过多少路,踩到过多少东西,但是还是这么白。老师,你抽烟的上下门牙都黄的发黑了,让我的鞋放到你嘴边我都怕弄脏了我的鞋,没事我上课去了,有事再通知吧。小语拍拍大腿出去了,弄得老师一时间没明白什么意思。
那阵子班主任老师也多次找小语谈话。不过班主任好像很深明大义,谈话也都是关于运动会期间的组织和运动项目的训练了,还有期末考试的事云云。那次谈话后不久,小语当班长了。一时,人前显贵,他当班长最有说服力。学习成绩就差考全班第一了,上学期弄了个第二,用同学们的话说“人家都是真才实学”。另外他跟班里同学们的关系也相当和谐,他初步回忆了一下,女生里边基本没有人跟自己过不去的,男生就更别提了。小语身边的英武事件每个时间都不少,件件都够震撼的可以上学校新闻头条,有些事本来没多大,但经不住学校几百人的几百张嘴的添油加醋,就像现今的娱记,什么事经过他们的手都会变得爆炸和离奇。有时候老师都叫小语去,专门打听那些谣传,小语一般都会直截了当的说,那个事我看到了,但没我,我说的是实话。没过几天,一向貌似通情达理的班主任也叫小语去,问他是不是和班里某知名女生在谈恋爱,班主任没等吴语反应和组织言语回答,就迅即展开攻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什么悬崖勒马c浪子回头金不换之类的,乱七八糟的长枪短炮一通教育。对这些,小语都习以为常了,他还是那么干脆:我女朋友刚上初一,不在咱们班,你放心,窝边草我不动。
刚才说到的和吴语谣传有意思的女生是他们班的艺术委员,莹莹。莹莹我怎么形容她,算是土的掉渣的农村里出来的比较时尚的女生,她是保守的时尚,放不开的大气,顶多算一个乡村版的芙蓉姐姐。她疯狂追星,家里全是四大天王的海报和纪念册,一个地道的北方人,操着一口当地生硬的土话,说普通话都费劲,还老学唱粤语歌曲。可想而知她只能模仿个形似音近,实际上谬之千里。不过莹莹倒是很热情大方,人也活跃,因此也才当得文艺委员。她模子(长相)生的也算好,明眸皓齿,除了肤色有点暗,似乎没什么太多地方可以挑剔。莹莹平时总是喜欢和那些在学校里有些实力的男生混在一起,印象中算风情点的女生。莹莹坐小语后排,他们俩平时就很熟络,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时候不少,说实话是非常投缘。小语很随和,人气又旺,对莹莹的“赠品”基本来者不拒,经常一起分食零食,欢笑间打成一片。在暖阳的早春三月,在学校周边的田野里,两个人曾一起踏青采梨花,胡乱交流着流行歌曲,探讨各自对青春的感悟和愿景,也一起说诗和小心翼翼的涉及爱情话题,状似一副红颜知己。炎热的夏日,也一起啃着小豆冰棍在大树下乘凉,那份沁人心扉的冰凉伴着俩人对对方的说不出来的喜欢,一度令那个夏日也清爽难忘。小语觉得这很正常,同学间亲密无间,就算带点小暧昧又如何。叛逆劲头十足的年纪,想问题虽简单但不失直率,做事情清晰方式又直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反倒是那些成年人往往顾虑重重,虚伪多梦,兀自折磨自己。小语和莹莹这些画面,让其他人,尤其是班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遥望的人们来说确实可以定性为“谈恋爱”了。这个词对正在经历青春期